第121章 吴越争霸(3 / 4)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743 字 5个月前

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

为了实现厚事于吴的目标,勾践效仿周文王对商纣王的“文伐”谋略,以非战争手段来削弱吴国。他常常派遣使者前往吴国,佯示忠诚,言辞谦卑,让吴王夫差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戒备。夫差沉浸在越国的表面顺从之中,自信满满地放手北上中原争霸,殊不知这正是勾践的计谋。

勾践还投夫差所好,助长他对宫室和女色的欲望。越国源源不断地送去珍宝和美女,夫差大喜,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耗费了吴国大量的国力。同时,勾践暗中行贿用间,在吴国的统治集团内部制造矛盾,破坏其团结。

十年的时间过去,越国在勾践的精心治理下,“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国力日益复兴。越国的军队也经过严格的训练,成为了一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之师。

而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心想着北进称霸。伍子胥,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再次进谏“定越而后图齐”,他深知越国才是吴国的“腹心之病”,而“齐鲁诸侯不过疥癣”之疾。然而,夫差却对伍子胥的忠言置若罔闻,他坚信自己的武力能够征服一切。

华夏历2208年,夫差下令出兵攻打陈国,旨在解除北进时来自侧翼的威胁。吴国大军如洪水般涌向陈国,陈国军民拼死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陈国陷入了战火的蹂躏。

华夏历2210年,夫差的目光又瞄准了鲁国。鲁国的城池在吴国的猛攻下摇摇欲坠,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吴国的军队势如破竹,打开了进军中原的大门。

为了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夫差于华夏历2211年在长江北岸下令营建规模宏大的邗城。无数的民夫被征调而来,在皮鞭与呵斥下辛苦劳作。他们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夫差还下令开凿由今扬州经射阳湖至淮安的邗沟,以沟通江、淮水域,并进而与泗、沂、济水联结。这项浩大的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夫差却坚信这将为他的北进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吴国的百姓却在繁重的赋税和劳役下苦不堪言,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越国,在勾践的带领下,正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勾践站在越国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越国崛起的时刻即将到来。

华夏历2212年,吴国的大旗在风中烈烈作响,吴王夫差亲率鲁、邾、郯等国组成的联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向齐国进发。一路由陆地勇猛挺进,金戈铁马,杀声震天;另一路则是由大夫徐承率领的水军,从长江入海,妄图迂回齐国侧后,给予致命一击。

然而,天不遂人愿,吴水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遭遇了重重困难。狂风巨浪无情地拍打着战船,士兵们晕船呕吐,战斗力大减。齐国的海防军队早有防备,以逸待劳,给予徐承的水军以沉重打击。海上作战失利的消息传来,陆上的联军士气受挫,吴王夫差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回。

但夫差的雄心并未因此熄灭。华夏历2213年,吴国厉兵秣马,再次整军攻齐。这一次,夫差精心策划,调兵遣将,终于在艾陵与齐军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战场上,箭矢如雨,喊杀声震耳欲聋。吴国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最终全歼了齐军精锐。吴国的威名传遍了华夏大地,夫差的霸业初现端倪。

华夏历2215年,春风得意的夫差率领着吴国的主力部队进至黄池,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争夺霸主之位。他身着华丽的战甲,站在高台之上,目光炯炯,自信满满。此时的吴国,兵强马壮,国势昌盛,夫差坚信,自己将成为天下共主,开创一番千秋伟业。吴之霸业,至此达于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