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秦穆公称霸西戎(3 / 6)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792 字 5个月前

让晋国更加强大,对秦国并无益处。一番权衡之后,秦穆公决定和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随后秦军便撤军回国。晋文公见秦军撤离,独木难支,也只好撤军。

时光匆匆,华夏历2069年冬,晋文公和郑文公先后离世。郑国的局势再度变得微妙起来。

此时,留在郑国的杞子心生异心。他从郑国派人秘密前往秦国,告诉秦穆公:“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穆公听闻此消息,心动不已。他渴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扩大秦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然而,朝中大臣蹇叔和百里奚却极力劝阻。蹇叔忧心忡忡地说道:“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百里奚也附和道:“郑国非弱国,又有晋国虎视眈眈,此行恐凶多吉少。”

但秦穆公求功心切,根本听不进去。他执意发兵攻打郑国,召见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及白乙丙三人,让他们率军出征。

华夏历2070年春,秦军浩浩荡荡地东进。他们越过晋地,一路长途跋涉。途经成周北门时,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都摘下头盔下车步行,刚一下车就又跳了上去,有三百辆车都是如此。当时,王孙满年岁尚小,但他聪慧过人,看到这种情况,对周天子说道:“秦军轻佻无礼,如此军纪涣散,肯定失败。”

秦军一路前行,进入晋国的边境城邑滑邑。就在此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准备到成周去做买卖。他在路上遇到了秦军,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弦高深知国之危亡,匹夫有责。他当机立断,给秦军送了四张熟牛皮,又送去十二头牛,佯称是郑国国君派来犒劳秦军的。同时,他派人迅速向郑穆公报信。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听后,面面相觑,以为郑国已经发觉了他们的军事行动。三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攻破滑邑,掠夺一番之后撤军回国。

晋国朝堂,得知秦军擅自越过边境,大臣们群情激愤。晋襄公身披铠甲,登上王座,怒喝道:“秦欺我晋国太甚,竟敢趁我国丧,攻我边境。此仇不报,晋国颜面何存?”于是,晋军在崤山一带设下埋伏,等待秦军的归来。

当秦军带着掠夺的财物,满心疲惫地踏上归程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晋军如猛虎下山,从山谷两侧杀出,秦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震天,秦军死伤无数,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也被生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这场战役,让秦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秦穆公得知战败的消息,懊悔不已,他想起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痛心疾首:“寡人不听忠言,致使秦军惨败,悔之晚矣!”

华夏历2070年的夏天,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晋国的都城内,一片肃穆与悲愤交织的气氛笼罩着。晋襄公身着黑色的丧服,面容冷峻,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不久前,滑邑被秦国攻破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晋国的上空。晋襄公紧握着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秦国欺辱我丧父,趁丧事期间攻破我们的滑邑。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坚决和悲愤。

晋襄公迅速发布命令,动员了各方力量。姜戎的军队也响应而来,他们与晋国的士兵们一同集结,准备向秦国讨回公道。

在出征的队伍中,梁弘稳稳地驾驭着马车,莱驹则站在车右,神情肃穆。晋襄公坐在马车之上,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决心。

而在另一边,秦国的军队正沿着崤山的道路行进。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着秦军,他们满心以为这次的出征会是一场胜利的凯旋。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