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护送天子,功劳恐被其分去大半。不如......”晋文公重耳微微点头,命卜偃占卜,以测吉凶。卦象一出,晋文公心中已有了定计。
晋文公随即托辞让秦穆公退兵,言辞恳切却暗藏玄机。秦穆公虽心有不甘,但见晋文公态度坚决,也不好强行坚持,只得率领秦军暂且退去。晋文公则带领着晋国的精锐之师,顺黄河而下,一路旌旗蔽日,以最快的速度护送周襄王回朝。
在回朝途中,晋文公毫不手软,果断出兵杀死了叛乱的王子带,稳定了周室的局势。周襄王对晋文公感恩戴德,大加封赏,晋国的威望在诸侯中如日中天。
同年秋,秦穆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当世雄主,又将目光投向了鄀国。楚国的斗克、屈御寇率领着申县、息县的军队守卫着商密,严阵以待。
秦军一路行进,经过析邑时,秦穆公心生一计。他下令将自己的士兵捆起来,假装成俘虏,制造出秦军已败的假象。随后,这支“伪装”的队伍悄悄包围了商密。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秦军如鬼魅般逼近城下。夜幕降临,城墙上的守军正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而秦军在城下掘地杀牲,把盟书放在上面,伪装成和斗克、屈御寇歃血盟誓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商密城中的军民见此情景,顿时人心惶惶。“秦国人已占领析地了,戍守的斗克、屈御寇背叛了我们!”这样的言论在城中迅速传播开来。恐惧如瘟疫般蔓延,最终,商密人选择了投降秦军。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地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囚禁回国。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华夏历2065年四月初一。秦国的小子憖和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崔夭率军驻扎在城。初二日,晨曦微露,金鼓齐鸣,与楚国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战场上,杀声震天,烟尘滚滚。晋文公身先士卒,晋国的士兵们个个勇猛无畏,士气高昂。宋军、齐军也不甘示弱,奋勇杀敌。楚国军队在这股强大的联军冲击下,渐渐难以抵挡,阵势大乱。最终,楚军大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这场胜利让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也让秦国在诸侯中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华夏历2066年夏,骄阳似火。秦穆公雄心未减,再次派出小子憖与鲁僖公、王子虎、晋国的狐偃、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在翟泉会盟。
会盟之地,气氛庄重而肃穆。各路诸侯齐聚一堂,共商大计。众人重温了践土之盟的誓言,回忆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而此次会盟的重要议题,便是谋划攻打郑国。
华夏历2067年九月十日,秦穆公与晋文公联合出兵围攻郑国。晋军气势汹汹地驻扎在函陵,秦军则在汜水南面安营扎寨,剑拔弩张,战争的阴云笼罩着郑国。
郑国朝堂之上,人人惶恐不安。在这危急存亡之秋,佚之狐挺身而出,向郑文公进言:“国危矣,今秦晋大军压境,然秦穆公或可游说。臣举荐烛之武,此人能言善辩,定能劝退秦军,解我郑国之困。”郑文公闻之,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召见烛之武。
烛之武虽已白发苍苍,但目光矍铄。他临危受命,趁着夜色,缒城而出,直奔秦营。见到秦穆公,烛之武不卑不亢,陈说利害:“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穆公听罢,陷入沉思。他深知烛之武所言非虚,灭亡郑国,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