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节结束与开始(二合一)(2 / 4)

蝉动 江苏棹子 4662 字 6个月前

情报科驻日小组当日也与金陵失去联络,领袖有令由你赴日调查此事,执行营救或者制裁命令。”

东京站出事。

傅玲他们失联。

左重看着译出的电文,心里猛然一跳,日本人是怎么找到东京站的,统调局和特务处要地震了。

作为特务处海外甲级站,东京站拥有情报组、行动组、总务、电讯等数个部门,人员一百多人。

一下陷进去这么多的情报人员,他这个副处长,乃至老戴这个处长兼局长,怕是都要挨板子了。

倒不是因为死人,

人,

国府有的是。

关键在于国府获取日方情报的渠道没了,将来长官们想要知道日本的本土情报,就只能看报纸。

当然了,再组建一个情报网络也可以,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被日本情报机关发现又会前功尽弃。

左重将译电的纸条撕碎,藏在手心迅速塞进嘴里嚼了下去,大脑中开始回忆关于东京站的情报。

首先是站长庄自力,真实姓名不详,背景不详,既往历史不详,只有老戴可以跟此人直接联络。

据说其也是黄埔学生,深受光头信任,这才以三十多岁的年纪执掌一方权柄,不是个简单人物。

左重刚进入行时,通过对方将日谍亲人送到港城,以此为条件让日谍开口,破获了日本电台案。

等到就任副处长后,他也收到过庄自力的情报,能看得出来工作能力很强,位置也摆的比较正。

这样一个颇有道行的老手,带人在危机四伏的日本本土潜伏,肯定会谨慎行事,不会轻易暴露。

但亦有隐患,东京站建立时间比较早,人员背景复杂,很多成员出身江湖,不是职业情报人员。

这些人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后台靠山,各有各的利益诉求,颇有点迷你版特工总部的意思。

看来问题出在人上。

准确的说是叛徒。

还是个地位很高的叛徒。

这从电文中的人员损失惨重就能推测的出,在敌后作战,普通的一线人员和指挥机关会做隔离。

基层情报员不会知道上级、更上级以及其他人员的情况,那日本人是如何摧毁整个东京站的呢。

跟踪吗?

这不可能。

跟踪一两个人还行,跟踪一百多个人很困难,即使对方有主场优势和叛徒配合也做不到这一点。

像是庄自力,此人在日本的掩护身份是归国日侨,平时不参与具体情报行动,配置了专门信鸽。

需要传达命令或收取汇报,都是信鸽去秘密信箱投放和接收,更有安全哨24小时监视秘密信箱。

除非是有人将东京站的人员资料和盘托出,日本人才有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没有第二种可能。

那有谁知道这些情报?

庄自力算一个,他的下落不明说不定是叛逃,在鬼子的大本营搞情报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捕。

这种精神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在一时想不开的情况下选择投敌,并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另外,东京站的情报组长王中泉,行动组长谭伟也知道大部分人员的信息,他们俩同样有嫌疑。

左重默默把这三个人的名字记在心里,决定到了日本就从这一条入手,先把内鬼找出来处理掉。

至于傅玲等人,他觉得问题不大,当初自己告诉对方,要跟东京站保持一定距离,免得被连累。

结果现在一语成谶,情报科驻日小组应该是知道庄自力暴露,出于安全考虑就进入了蛰伏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暂时联络不到很正常,傅玲总不能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