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将军请上马(2 / 3)

神庭 司天小神仙 2110 字 6个月前

他甚至都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只知道自己是因为隋便而死的。

杜行甲在将白帝从囚龙道人的胸口抽出之时,顺便又将一缕强横的灵力注入后者体内,将他的脏腑天地给彻底地捣碎开来。

然后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蓦然转身,一掌扣在了囚龙道人的头顶百会处。

然后掌心中灵力吞吐不定,一股强大的吸力在他掌心中生出。

紧接着一缕灰黑之色的神魄被杜行甲强行从囚龙道人的尸体中抽扯而出。

“你真的非要赶尽杀绝吗?”那缕灰黑之色雾气中浮现出囚龙道人狰狞的面孔,他目眦尽裂地嘶吼道。

杜行甲双眸微眯,眸底深处神光湛湛,继而没有半点犹豫,手掌漠然攥紧,将那团被禁锢在掌心的灰黑雾气给碾碎开来。

他对于天霜山,从来就没有手下留情这么一说。

杜行甲将囚龙道人的最后那缕神魄碾至破灭后,抬头看了眼头顶。

然后右脚踏地,身形骤然间拔地而起,刺穿法阵而去。

当杜行甲重新出现在昭陵行宫的宫殿门前时,这里早已经空无一人,只有满地的鲜血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至极的战斗。

但若不是亲眼所见绝对没有人会想到,这仅仅只是杜行甲递出一枪所致。

霎那间,山脚下传来了铮铮铁甲之声以及调遣重甲骑军的沉闷如雷的号角之声。

借着月色看着山脚下的旌旗猎猎兵戈林立,杜行甲嘴角微微上扬,然后他就握着那杆白帝缓缓下山去了。

他不去躲避重甲骑军的锐利锋芒,因为他有白帝在手。

当年在杜家所在的虎麓儿巷中,流传着一句家喻户晓的童谣。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当年身着一袭白袍的那个年轻人如今只不过锋芒内敛换上一身粗布麻衣罢了。

但杜行甲还是那个杜行甲,是将那座江湖,那座沙场,一枪捅穿的小杜。

驻扎在昭陵山附近龙眼兵寨的主将叫做呼延大音。

呼延家是名门将相之家,呼延家的老爷子曾经官拜镇北大将军,都说虎父无犬子,呼延大音的父亲也就是现任的呼延家家主也曾被册封为忠武将军。

当然这只是曾经,因为那时大隋的京帝凰城还未被梁国攻破。

所以呼延家其实是大隋臣子。

但后来帝凰城破,呼延家作为将门之家,没有以死殉国,竟然是在城门攻破之时率先投梁叛隋,以大隋臣子的身份投靠到了李汤的麾下。

这本该是一件天下人所不齿之事,但当时天下易主大隋臣子朝不保夕,逃亡在外的他们已经顾不得对其口诛笔伐。

但这桩丑闻不止大隋臣子,天下的百姓也记得清清楚楚,心里跟明镜似的。

所以在天下大定之后,市井之中对于这呼延家的非议之声愈来愈响。

也正因为这件事,本该是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呼延老爷子名声一落千丈,而他的众多门生当年也战死在了疆场上。

有人说即便是没死,他的这群热血门生也会纷纷脱离,大概也会指着他的脊梁骨骂。

虽然呼延家在那场新旧山河交替中保存了下来,而且一开始可能为了安抚拉拢大隋的臣子,所以大梁皇帝李汤对呼延家极为器重,以做表率委以重任。

一时间虽然呼延家暗地里背负着“两姓臣奴”的骂名,但表面上荣极一时,在朝中备受赞誉。

但可惜好景不长,李汤或许没有那个心思,但架不住城中百姓的流言蜚语,更有朝中臣子也曾隐晦提及过这件事,包括那个“两姓家奴”。

所以呼延家在朝中的地位已经明平暗降,一时间不缺落井下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