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伯阳门(1 / 4)

春秋少年志 南雁斋 4847 字 2020-07-23

屋外,风吹过林间,叶子沙沙作响。

那声道歉后,苏遇便再也没说话。淮念慢热,自也默默无言,同时倒也在心里烙下了对这少年最初的印象——话少,善武。

风起之际,淮念仰望夜空,发现这天上的云层因风来的缘故,越积越厚。以此推演,不出戌时下旬,选地将降暴雨,心里颇有些着急。

幸而,苏从与商延卿恰好推门而出,似已交谈完毕。淮念向前,对商延卿道“师父,戌时将雨,阿念与师父回驿馆吧?”

商延卿晓得淮念的话,微微颔首,回过身,对苏从道“苏弟不必相送了,就此别过。”

苏从与苏遇作揖,苏遇也拜别二人道“前辈,慢走。”

两人行至院门外,目送商延卿与淮念离去。

苏从一直留意着淮念,想着这姑娘识得推演天象,默默叹道“看来,这淮姑娘卜数了得,是承袭了商兄的真传。”

苏遇望了一眼夜空,有些不相信“楚境已是三年大旱。今晚戌时真的会降雨吗?”

苏从拍了拍苏遇的肩膀,富有深意一笑“你这孩子啊,伯阳门的本事,可不是你想像的那般简单。”

“伯阳门?爹,您的这位故友,便是你常说的,伯阳门的商前辈?”

苏从点头,微笑不语。

云层内隐隐雷鸣,风吹得更是急躁。

苏遇望着茫茫夜空,脑海里回荡着淮念预言的那句——戌时将雨。

果然,那天夜里,楚地下起了三年来第一场暴雨。

然而,这场雨于楚国而言,来得及时,却又夹渗着未尽人知的危机

枝江岸边,紫薇叶黄,未见早熟的花蕾。淮念一手挽着行囊,一手扶商延卿上船。沿着枝江东去,顺流而下,一周后便可抵达云梦泽,这比起来的时候少用了一倍的时间。

商延卿回程的这几日,偶见咳喘,他与淮念说是伤寒入体,不让淮念号脉的举动在她眼中看来,却似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她般。

为此,淮念试探性询问“师父,您这咳嗽好几日未见好,还是让阿念给你看看吧?”

商延卿摆摆手道“怎么,不相信为师了?”又示意淮念继续赶路。

淮念虽然忧虑,可她与商延卿相处那么多年来,也知道他的脾性,只要他老人家主意已决,便是谁也劝不了。而且他毕竟是自己的师父,医术自是在自己之上,所以到最后也会用这个借口作为推脱。因此,淮念无从下手。

六日后,他们抵达华容县。县的东面,夏水与涌水的交界处,有一座常年大雾弥漫的山丘,名曰云丘。

云丘四周有大大小小的湖泊零散分落,人烟罕集。此地范围便是伯阳门隐居之地,外间给它起了一个俗称云梦泽。

上云丘的路径错综复杂,加上浓雾,以至于世人虽皆闻云梦泽之地,却从来无人能轻易登上云丘。

云丘之上,有一座幢青石砌成的楼阁,名唤伯阳阁。阁前,一位白衣男子秀气爽朗,身姿英飒,似乎早已恭候多时,远远看见淮念与商延卿,便疾步向前。

“师父!阿念!你们可算回来了!”

商延卿见牧都身旁无人,问道“牧都,书儿呢?”

“就知道师父最偏心书儿,他啊,刚练剑累了,正好眠呢!”说罢,便替淮念取过行囊,迎着他们进阁。

伯阳阁内清净,弟子也只有淮念,牧都与江元书三人。牧都送商延卿回房歇息后,似乎意识到什么,便马上奔向书阁去找淮念。

“阿念,师父受风寒了?”牧都关切地问。

淮念放下手中的医书,坐在垫上,不急不忙道“一周前便有咳喘了,昨日开始头有晕眩。”

牧都着急问“一周?这会否加重师父的病?”

淮念示意他噤声,又压低声道“我也是昨日才敢推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