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无限苦恼。确实,死谏是他现在唯一可做的。
商延卿知道,苏从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忠君为国是他的本心。可这些年的经历,已经磨灭了他不少志气,再加上若敖一族对其他宗族的打压,也确实使得楚国的朝政渐渐衰败。
“蒍贾与我交好,军事谋略也有过人之处,可惜身不在其位。如今楚国三军又掌握在斗椒父子手中,此局苏从无处可解。”
商延卿自然了解问题所在,只是有些事情苏从仍身在迷雾。然而,困局是否无解,终究自在人心。
“只要朝堂之内,苏兄坚持上谏楚君,此局便尚有生机。我记得现在掌握楚国右军的副将,好像是成子贝?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将帅之才,能堪重用。”
商延卿一言,点破了苏从许多疑惑,他也听出了这番话背后的深层含义,瞬间在脑中勾起许多有关楚君的画面,联系到早些时日成子贝被令尹斗般提拔掌兵,这其中看似无意的举懂,却似有千丝万缕的深谋。
苏从欠身,症结的顾虑似乎在一瞬间解开,他感慨商延卿洞察他人的本领,同时又佩服他深藏功名的决断。
伯阳门极善卜算,更识人心,某程度天下在他们的推演中,很多时候不过就是掌中之物。
“商兄的话,文渊是听进去了。多谢!”然而,由商延卿主动找自己时,苏从始终不明白一事。
“商兄,容文渊冒昧一问,伯阳门一向不理朝堂江湖之事,又何以向文渊赠言?”
商延卿感叹道“我也没说什么,只是苏弟才智过人,得以参透我话中所言罢了。伯阳门隐于世,自是不愿深涉这俗世恩怨,不过当今世道纷乱,大旱三年未解而硝烟并起。医者仁德,侠者忠义。像我这般年纪,倒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已。”
苏从慎重跪拜“文渊替楚国黎民,谢过商兄。”
商延卿觉得他言重了,马上让他不要行此大礼,又亲切一笑地转移了话题“我今日来,就是想看看苏遇这孩子,也是尽自己的能力来提醒你们。毕竟这会是场硬仗,能拼死一搏者,便可置之死地而后生。”
苏从忽然觉得,商延卿那抹和蔼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意味深沉。
此时,只有商延卿知道,这场将要揭开帷幕的战争,对现在的楚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考验。
“大战将起。敌在明处,也在暗处。”
这是商延卿最后的嘱咐。
———作者的话———
谢谢你能看完第一章,也同时恭喜你发现了一部宝藏小说。这个故事取材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与情节也有原型,因为作者是个历史考据党,所以喜欢春秋战国的坚持入股,不亏哦~
另外,如果你真的喜欢可以投推荐票给我兼推介给其他书友朋友哦~
写故事是兴趣,单机也不易,跪求有缘人,你的支持是我继续码字的动力!(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