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失阿娘(求收藏推荐)(2 / 4)

晚唐恋曲 王石安 4622 字 2020-07-12

食,实悲惨至极。

在高密城外东三里庄,遇见路过的阿爷一行四人。阿娘一家五口,流落至此只剩母女二人了,阿婆当时晕倒路边,阿娘初长成尚无力气,只急的在路边哭泣,哀求路过的好心人搭救。村民纯朴,遇见难事儿阿爷几人便上前搭。时当几人准备进城变卖皮子野味,赶了一天路准备进城找家客店歇息。见阿婆只是饿晕,便拿了吃食先喂了阿婆吃下,搭母女二人一同进了城。一日后东西脱手后,阿爷几人商量后,觉着阿爷单身未娶,阿娘母女无依,成个家是件好事。

阿婆看见阿爷精壮,人也纯朴,模样诚善,年景如此这样的人家还算踏实,便允了亲事。

此后日子安定,只是阿婆无福,得了伤寒,穷人无医不得善终,无奈撒手人寰。阿娘着实难过了一段日子,好在已有了身孕,算得上是件喜事,阿爷喜不自胜,更加辛苦劳作,只愿将来过的好些。

大中四年,刚收了高粱。阿娘身子重了,忙完晌午饭,招呼了阿爷来吃,尚未开动,就听外面人声嘈杂,阿爷出门去看。等了半晌不见阿爷回来,就想着出去看看,这时村正家儿媳翠叶气急的跑来,喊着“各家屋里的,快把粮食藏好啊,官军来抓丁抢粮了。”喊完就飞般向着下一家奔去。阿娘立时就慌了,身子重跑得慢,等到了村中大槐树下时,已是好多女人孩子乱作一团。一时间女人孩子哭成一片,阿娘不见村中男人在,脑袋里嗡嗡地,坐在地上直喘,浑身的肉好像被剃了,没了骨头,软倒在地上,天旋地转。

兵灾后日子还是要过的,活着的不能自己去死,怎么也得为肚中的孩子想想,年景如此草民命如草芥,圣人不仁!

那个冬天艰难的过去了,雪总是不停,地好像从未干爽过。多亏了村正忙活,组织着大家抱团,期期艾艾算是熬过了严冬。

大中五年春分时,沈梦茹呱呱落地,穷苦的村民也都沾了一分喜气,阿娘说人生就像梦,就叫梦娘吧。庄户女子要官名无用,乳名是要伴一生的,嫁到夫家随了夫姓也就只剩乳名属于自己。

李郎中是大中九年立冬前行脚至此,先是看好了梦茹家隔壁阿伯沈石头,他那个病也有些年头了,整日病秧子崴崴的,二两风都能吹倒。也多亏了这样子,逃过了兵役。村正挽留郎中,郎中也说此地养人,行走多年可以歇一歇了。

李郎中本事大,能写字弹琴,看病熬药采药的,还会修房子打家具耕地收庄稼,没他不会的。郎中爱找梦茹,说是她有灵气,想教她读书,阿娘欣然,不花钱识字,哪儿去找这好事?梦茹仗义总带着小她一岁的桃花儿一起,对此郎中只说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吃什么可不能一样。

郎中教的好,梦茹聪慧好学,问题多地郎中想吐血,但每次都耐着性子解答,也着实不易了。渐渐的村里大人们就把自家孩子塞来,说是沾点郎中的贵人气。说起来郎中还真是神奇,一身气质儒雅,谈吐风趣,见多识广。已然是村民们的主心骨,有事儿没事儿地跑来打听点不知道的。

慢慢的梦茹十岁了,绣品已得郎中夸赞,对阿娘说起可以拿到镇上试试换钱,阿娘找到第一个东主,没想到就给订下了,答应最高价格,常年收梦茹的绣品,当时阿娘就流下了泪水。

某日,郎中对梦茹说“孩子,可愿拜我为师?”梦茹答“您不一直是我老师么?”

“哈哈哈,此师非彼师,为师要传你一套神功傍身,你可愿?”郎中定定的盯着梦茹,继续道“授业解惑为师者,授功传道是为父,有再造之功再生之义,功不可轻传,得者终身不可背叛,是为忠信,你可愿?”看着老师凝重的眼神,严肃的面孔,不知怎么梦茹感到一种意识凌驾,飘渺模糊,似有似无地很奇妙。下意识的答到“弟子愿意”

郎中满意的点了下头,说“那就跪下,行三扣六拜之礼,别的不需要,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