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帝国大基建(3 / 4)

横明 临波倚浪 6031 字 8个月前

,什么尼德兰王国,联合王国,都将匍匐在大明脚下。

“若是分作十年,事情自然可以干,不过我们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看看债券和贷款的比例要怎样发行。”

李汝华对于贷款的事情,很是上心。

因为交通银行和海发银行成立之后,存钱有利息的事情,让很多底层人动心了。

他们和有钱人的做法不同,国债和其他债券,听上去很美。

但是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超前。

很多人觉得,将自己的钱拿去给别人建东西,会是有来无回的局面。

有了银行存款这样的事情,小富之家大多选择将钱存在银行,吃着利息。

存款有了,贷款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拿到钱,自然是要产生利润,如果都在库里,谁来替他们付出去利息?

而贷款的问题,比存款还难。

存款只需要收到人家的钱财,并且作好记录,等着来提取就行。

贷款的话,起码涉及到抵押物,还有估值等问题。

这些对于大明来说,都是新兴的东西。

尤其是涉及到储户的资金,所以两家银行放出去借款的时候,都是谨慎的很。

他们现在的借款对象,要么就是地方官府,要么就是有户部背景的商号,要么就是有实体抵押物的工厂等等。

其他中小商户,想要获得贷款,难度很大,又因为手续繁琐,所以很多人最后选择放弃。

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按照现在的信贷比,等到年代结算的时候,会是亏钱的状态。

这谁能受得了?

本来是个赚钱的买卖,现在愣是亏钱,可是让两家银行最大股东,户部发愁。

现在正好,反正银行的借款目标是有国家背书的地方,他们去放款给几大工程,再好不过。

那样看来,朝廷的投资,很有可能是白嫖的结果。

最后花出去的钱,又能靠着各种情况回来,但是整个大明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增强。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以前觉得是胡说八道的事情,现在看来,已经成真。

朱由校看着他们讨论来讨论去,很想去参与一件事情啊。

不管是修葺黄河,还是修建西北或者东南铁路,都将士十分有趣的事情,至于说修建大船,那更棒了。

以前他只有在自己的院子里修建模型,现在能去现场查看,如何修建大船,想想都很美妙。

讨论完可行性之后,内阁很快散了,各自去准备需要的东西。

方从哲最后一个离开紫光阁,他回头看看,太子已经去了,外边,还有孙子和孙传庭候着他。

“书安,你说奇怪么,自从大明钱库不是跑老鼠以后,整个内阁都变得十分和谐。以前在朝堂上争辩的面红耳赤的事情,现在几乎没有发生过。”

方从哲能察觉到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原因是什么。

“爷爷,那也正常啊,以前咱们都是没钱闹得。一个铜子要掰成几个花,大家都想花在自己那里,自然就需要争吵了。现在不同,大明国库就能有一千万两余银,不管是开展什么事情,大家都不缺经费。即便是眼馋别人的功绩,不要紧,自己去写一个奏章递上去,只要是有利的事情,内阁从来就不卡,这样的情况下,我也想不到他们要争吵的理由。”

“原来是这样?”方从哲没有意识到,好像还真是这样,因为内阁会议上,已经很少直接否定大臣们的提议。

因为那些建议都很好,以前是没条件执行,现在谁的都不否定,自然能和和气气。

“若是朝廷能一直下去,那将多么美好。”方从哲看着天空,喃喃说道。

方书安摇摇头:“爷爷,不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