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废盐引(2 / 2)

了很多,不敢乱冒头,可现在朱由检点名,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去岁,大明盐税入户部者,有二百三十八万两三钱,,,,,,,”

“市价几何?”朱由检继续追问。

范景文急忙回道:“启禀皇上,地域不同,盐价亦有差异,其中又分精盐和粗盐,京师精盐盐价一两二前一石,粗盐,,,,,,,”

范景文虽然有点偷奸耍滑,但不得不说他这个户部尚书做得很到位,这些事情竟然都记得清清楚楚。

“大明每年产盐几何?”

朱由检的问题让范景文微微一颤,但不敢隐瞒,“大明各地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

“税率几何?”朱由检又沉声继续追问。

范景文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小声的回答道:“每引得银6两6钱4分,,,,,,”

“哼!”

朱由检冷哼一声,“如此算来,大明每年盐税至少应得一千三百多万两,你等说说,这些钱,都到那里去了?”

没人说话,大明的盐税就是个天大的黑洞,插手其中的达官贵人无数,甚至这里就有不少人参与一手,从中得到无数好处。

这些人不需要亲自去做那些贩卖之事,但每年都会有人给他们送来孝敬。

现在东窗事发,如果是天启皇帝还好办,他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可以敷衍了事。

但现在面对的是崇祯皇帝,这个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之人。

最主要的是,他们没办法瞒过此事,因为如今的东厂和锦衣卫都落到了两个大太监手中,,,,,,

“从今以后,”朱由检且会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冷声道:“凡朝廷命官,胆敢参与商贩之事者,就地免职,你等不是视商贩为低贱之流吗,朕就给你们和低贱之流划分界限的机会,,,,,,”

“传旨,凡大明在册官员,从今以后不得参与商贩之事,不得与商贩串通一气,上下勾结,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当然,朕非无情之人,”朱由检冷笑道:“官者不与家论,官者亲朋可参与商贩,但官员不可从中得去好处,,,,,,,”

大明最有钱的是那些官宦世家,不少人都参与商贩,而且朱由检不让官员参与贩卖,不过是为了保证大部分商人的利益。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