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谁阻,杀谁!(1 / 2)

“诸公,可愿到户部一坐。”等朱由检走后,范景文急忙叫住内阁大臣。

“且敢不从,”刑部尚书路振飞第一个同意,因为他也需要和其他内阁商议一下刑部改革之事。

“那就多有打扰,听闻户部茶水不错,哈哈。。。。”来宗道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韩爌也点头,户部和刑部改革,是朱由检亲自定下的,他作为内阁首辅,必须全程参与。

“我等粗人,恐怕不宜去户部。”其他内阁大臣还好说,可四位国共就有点尴尬了,文武本来就不和,而且朱由检突然诏这么多文官入内阁,他们四人有点独木难支。

“成国公说笑了,还请几位国公前往户部一叙。”四位国公虽然是武勋,但也是朱由检钦定的内阁成员,改革之事还需要四人的支持,范景文可不敢过多得罪这四个老狐狸。

“都一起去吧,”此时韩爌开口,作为内阁首辅,必须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

在韩爌的带头下,整整十三个内阁成员向户部而去。

十三位内阁,可谓是开朝一来头一次,也算是如今朝堂的一道特色。

“各位大人,”十三位内阁入座后,范景文急忙开启话题,“陛下旨意,户部在各地组建赋税使司,负责征税事宜,官员任命倒也好办,这次试科,陛下早已想到。”

随后,范景文为难的道:“可赋税使司脱离各府、州、县衙门,其中的厉害关系诸公当知晓,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还请诸公指点一二。”

户部改革,建立赋税使司,朝堂上朱由检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利国利民之策。

但朱由检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将任务扔给户部,可这赋税使司也不是说建就能建的,脱离了地方府衙,要想让赋税使司正常运转,何其难也。

“这是圣命,”来宗道冷声道:“由不得他们胡来,谁敢从中作梗,严惩!”

“难,”在官场摸打爬滚数十年,韩爌还不了解地方官员的尿性,无奈的道:“别的不说,朝中各部就有不少人与各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我猜测不错,不久之后,各地诉苦文书将飞奔而来。。。。。。”

“不错,”左都御史施邦曜点头认同,“各府官员盘根错节,又多与朝堂官员来往甚密,赋税使司与提邢使司又关系重大。。。。。。”

所谓关系重大,说白了就是牵扯太多的官员,侵占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不反对才怪。

“要不,”工部尚书徐光启不置可否的道:“先选一地试行,而后慢慢铺开?”

来宗道立刻反对道:“不可,陛下有旨,赋税使司与提邢使司需立刻在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全面铺建,没有试行一说。”

“然也,”礼部尚书周延儒沉声道:“一旦试行,必定让各地官员以为此时还有回旋之地,必然蜂拥上书阻拦赋税使司与提邢使司的建立。”

众人再次陷入沉静,他们都是混迹官场的老鸟,这些事可不是朱由检想的那么简单,也不是朱由检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除非朱由检采用强硬手段,派出厂卫监督,严惩阻拦之人。

可在座的,谁敢提,谁会提,他们吧不得皇帝解散厂卫,又怎么可能让厂卫横行。

“乱世用重典,重病下猛药!”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事,一道厚重的声音传来,众人抬头看去,正是四大国公之一的魏国公徐宏基。

魏国公本应在南直属,在京师这边没多大势力,武勋之中也没什么人,来京师正逢明熹宗朱由校病危,而后便是新帝朱由检登基。

本来等明熹宗下葬之后就该回南直属的,可谁都没想到,新帝朱由检直接将其招入内阁。

以武勋身份入内阁,参与朝堂决断,何等荣耀,徐宏基又且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