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共城赵普(2 / 3)

:“先生厉害,政不敌也。”

…………

从四国得来的城池,秦国将其设为四郡,魏国十五城设河内郡,韩国十五城设为三川郡,赵国十五城设上党郡,楚国十五郡设为长沙郡。四位郡守和六十位县令也早已到位,开展工作。

河内郡,共城,有权有势的基本已经离开,剩下无路可走的百姓四千人,和所有产业都在共城的三大贵族,宗,子,姬三族。

共城的县令是赵普,按理说赵普到共城上任,就应该推行秦律以及秦国各种制度,可他十天都毫无动静,只是让县尉和驻守共城的千人将一同维持共城秩序。

共城归属秦国,按照秦律就要将共城土地收为国有,再以功劳的方式奖给百姓和将士、以及有功劳的官吏,成为私有。这就将共城三大家族推向对立面,三大家族之所以不愿意离开,就是为了土地和共城的财产。

县令十天没露面,共城民心慌乱不定,加之魏国百姓对于秦国不满,怨恨等。三大家族也认为县令可能是个怕事之人,不然如何会十天都不敢露面,于是就派人挑拨百姓说:“县令这是在谋划将共城的百姓赶回魏国,没收百姓们的土地,从而让秦国关内的秦人来到共城成为他们土地的新主人。”

百姓们不愿意离开就是为了能活命的土地,如今听说县令在谋划他们的土地,怎还耐得住,再加上几个带头的人,无数百姓聚集起来,来到县衙门前讨要说法。

继续阅读

宗,子,车,三族在共城很有威望,他们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要逼新任县令低头。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一般来说外来县令想要治好一县,便少不得本县的豪绅贵族的帮忙。

如此一来,软弱的县令就会束手束脚,能出政绩还要靠他人‘施舍’。

百姓闹事,自然是不可能全部杀了和关押起来,新任县令赵普也不再躲避,出现在县衙门口,道:“诸位父老乡亲,我是共县新任县令赵普,大家来县衙的原因,普已经知道。”

“普要告诉诸位父老乡亲,你等如今也是我秦国子民,虽是新秦人,也是秦人,自当是按我秦国法度办事。诸位的土地收为朝廷所有,但是,仍由诸位耕种,只要诸位耕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规定上税的还能多缴纳,便算作功劳,可以由朝廷将土地奖励为私有,准许买卖。”

百姓见新任县令竟然如此和蔼的跟他们解释,不像魏国官吏一般高高在上,让他们很是受用。至于田地一事,一百人里面一个人有私田就不错了。许多百姓都是为官府和共城的三大家族种地,哪里算是自己的,他们最怕的还是被驱赶出去。

如今除了上交粮食再多缴纳的还有功劳可得,努力下去,就可以有自己的田地,谁还不愿意,傻子才反对。

赵普见百姓安静,又道:“我王仁义,诸位除了原有的土地之外,还准许诸位开荒耕地,开荒耕地所种出的粮食是三税一制,多种多得。”

百姓很是满意,也就是说没有规定上交多少,算是三成上交一成,面露笑容。

赵普指向左边道:“诸位请看,这是我等大秦工部打造的机关犁,有此机关犁在,一人一天可轻松耕地百亩。”

百姓一听都面露不信之色,只是身份差距在那摆着,不敢嘲笑罢了。

赵普自然知道百姓的想法,对着一位工部派来的工匠道:“还请李工匠为我大秦百姓们展示一番。”

李工匠忙道不敢,随后就上了机关犁,操作起来,停机关犁的地方是一处平地,机关犁动了起来,将硬地给耕成松软土地。

共城百姓见了,满脸的不敢相信,再也不敢小瞧那机关犁了。

“诸位,诸位。。”

赵普喊了两声才将百姓的目光从机关犁身上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