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两人又是三碗酒下肚,白起开口道:“四十万大军每日所耗粮食不少吧?”
吴起眼神一眯,面带笑意道:“每日所需粮食八万石,一月二百四十万石,六国动用民扶二百五十万。起的答案,白将军可还满意。”
白起笑道:“六国可真是财大气粗啊,就是不知道还能支撑几月?”
吴起也是面带笑意的说道:“这就不需要白将军操心了,不过起倒是想起一事,就算贵国得到六国伐秦消息,白将军也不应该来得如此之快。”
白起回道:“吴帅应该知道我王今年才十岁,自从收到六国将要联合攻秦的消息,我王是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吃不好,睡不好,日渐消沉。特责令起率军前来守卫国门,让我王能睡个好觉。”
吴起哑然,知道白起不愿意说,也不再问,转移话题道:“秦国真是秦王做主乎?”
白起精神一振,严肃起来,问道:“何出此言?”
吴起不以为意的说道:“武安君又何必假装不知,六国传闻,秦国被你和魏冉,商鞅三人把持国政,商鞅主政,武安君与穰候管军。”
白起知道,若说秦国是由十岁的秦王政掌控,如果他不是亲自见证及经历的话,他也是不会信的,太过惊世骇俗,也难怪六国之人不信,这才传出由他等三人把持朝政的传闻。
继续阅读!
六国攻打秦国恐怕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主少国疑,乃是大忌。
如今秦国发生的事情,六国在秦的间人无法将消息送出去,不然就不会这样认为了。不过也未必,六国之人也会认为是他们三人所造的势,让他们相信秦国由一个十岁小孩做主,太过荒唐,那他们宁愿补脑出这一切都是他们三人所为还要合情合理些。
既然六国之人认为秦国是他们三人把持朝政,那就让他们这样认为下去,也不无不可,想到这里,白起说道:“切莫胡言,此等瑶言,实乃是在重伤我等,蔑视我王。”
吴起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不愿在与白起多聊,起身道:“起,营中还有军务,就此告辞,还望白将军海涵。”
白起也同样起身回道:“起也还有要事在身,也不再此多留。”
两人相互见礼告辞。
白起望着吴起驾马朝其亲卫而去,暗自叹息,没能从吴起嘴里套出点他们迟迟不撤军的原因。
白起上马,转身回营。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白起和吴起两军阵前喝了四五次酒,两人越聊越广,聊到兵法上,相互借鉴,反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六国攻打秦国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条就是函谷关,这是六国数次攻打秦国所走的一条,这条路最难攻打的就是函谷关,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可以想象函谷关是多么的难以攻打。
第二条路线就是秦国的武关,武关位于秦楚的边境,被秦国掌控,不过这条路,山路狭窄,打下武关后还要打下蓝田关或者大昌关,除此之外还距离咸阳很远,而函谷关虽然难打,但是打下函谷关就是关中平原,到咸阳都城一马平川,所以六国一般都是选择函谷关这条道路。
还有一条路线就是绕过函谷关,从大散关和潼关,不过这条路线和武关差不过。
除了这三条路线,其实还有一条,那就是北上草原,再从草原南下就是秦国的北地郡,然后直插咸阳,一路基本没有什么难打的关卡,赵武灵王就想过这样灭秦,但是没有来得及实际行动,他就去了。
北地郡!
庆阳县的一处峡谷,峡谷北面入口处,正有有一支三百骑兵全身带伤,慌忙逃窜,他们乃是北地郡最北面长城的守军,本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