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岔口,第一时间亲自考察地形。 驼峰石林这一片地,有很多天然的石头,散布范围极广,所以才被称为驼峰石林。 杜知方分析,只要大军拦住大路,白兰国大军要么攻过去,要么从石头中间穿过去。 驼峰石林单块石头都不小,战马肯定不能跃过, 石头之间距离有的大,可以几匹马一起过,也有石头间距离只能允许一匹马通过。 所以想从石林中穿过,不能一窝蜂过去,只能顺序通过。 当然你跑到石林尽头,可以绕过去,但那样就费时间了, 等援军绕过去,鹰爪坎的仗已经打完了,还去干啥? 杜知方一个旅有五个团,他把一、二、三团直接摆在大路上,和白兰国骑兵硬刚。 第四团散布在石林后面,堵在石头之间, 如果白兰国援兵想从这里冲过去,就要付出代价,而且难度很大, 石头间的距离不允许许多战马一起冲过来,部队展不开。 冲过来的骑兵,如果被一轮弓箭射死,又成了新的障碍物。 所以,白兰国援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大路上硬冲过去,这就要看双方的战斗力了。 也就是说,在驼峰石林,杜知方共部署了四个团,构成第一道防线。 剩下的第五团,杜知方把放在三岔口位置,构成第二道防线。 此外,伍光祖这次以参谋身份随军行动, 杜知方知道他是一员猛将,特地让他跟随第五团,加强第二道防线力量。 他这样部署是非常合理的: 第一,如果白兰国援军冲破驼峰石林防线,肯定要付出代价, 而且冲过来的兵将人数不会太多,这一个团的兵力完全可以和他们缠斗一段时间。 第二,一旦第一道防线即将被突破,杜知方一定会及时点燃求援狼烟, 马巡独立旅距离三岔口很近,很快就能赶到支援五团, 不敢说全歼白兰国援军,至少能挡住他们。 所以,杜知方对于阻击白兰国援军,有足够的信心,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大胜仗! 快到中午时分,他看到黄色狼烟升起,感到奇怪, 沈克用带的可是虎贲军,战斗力最强,怎么会放黄烟求援? 黄烟可是代表需要三个团的兵力增援啊!鹰爪坎那里到底有多少部队投入战斗了? 不一会,他又看到黑色狼烟升起,这是敌人的求援信号。 杜知方更是不解,沈克用刚放了黄色狼烟, 马巡的队伍不可能那么快就赶到,怎么敌人又开始求援? 他想不通,也不去想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敌人援兵到了,一万骑兵奔腾而来,气势磅礴。 看旗帜,领军主将是独孤鸿,就是“宝山鸿运”之一的干殿下。 杜知方大吼一声:“弓箭手,准备” 白兰国一万骑兵并不是一字摆开,而是先锋部队冲在前,紧接着是中军、后军。 先锋部队是三支千人队,每支队伍都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他们的盔甲闪烁着寒光,旗帜飘扬,上面写着一个卢字。 这支先锋军队正是由骠骑将军卢胜率领, 他骑着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身披华丽的铠甲,手持长枪,显得威风凛凛。 随着卢胜一声令下,三支千人队分成几排,如潮水般向前冲来。 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一片尘土,眨眼间就接近了杜知方的军队。 杜知方站在阵前,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当敌人进入弓箭射程之内时,他高举右手,眼神坚定。 待进入弓箭射程,他右手猛地挥下,大喊一声: “放箭!” 嗖嗖嗖...... 无数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向敌军,白兰国骑兵们纷纷
第546章 奇怪阻击战(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