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在昌兴国设置军队编制时,团以下是三三制,而旅采用的是五团为一旅, 如此设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大将,指挥一千人、三千人、五千人作战,所需要的主将能力大不相同。 有的将官指挥一千人没有问题,可是指挥三千人就慌乱了,更别说指挥五千人了, 倘若三团为一旅,旅长的人数就要增加,如果旅长的能力不够,反而会害了手下将士。 所以,巴桑特地把五团编为一旅,这样高级将领需要少一点,但指挥更加有章法。 不一会,王承显带兵赶到,他刚刚了解一下战场情况, 宇文功手下的旅长杜知方率领本旅剩下的两个团也奔涌而来。 到了阵前,杜知方身边一人离开大部队, 牵着一匹白马,纵马向岭上跑来,这匹白马异常抢眼。 它身躯高大,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毛,如同夜间的积雪一般纯净; 它的毛发柔软而光滑,仿佛丝绸般细腻; 马鬃和马尾随风飘扬,如同一道白色的火焰; 它的眼睛犹如深邃的湖水,透露出智慧和警觉。 白马鞍辔齐全,得胜钩上挂着一把三尖两刃刀,刀尖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 岭上的姚光杰率先高呼:“宋植,快上来!” 来人正是榆树湾“世外桃源”那个宋植,他自从全家被杀,族人遭屠后,一直追随巴桑。 攻打昌康城时,他也参加了战斗,亲眼目睹大帅带着特战队滑雪攻城,又敬又佩。 战后,跟着沈克用特战队训练一段时间。 昌兴国统一后,张统要他留在参谋部,主要是宋植有文化,可以抄抄写写。 可是宋植不愿意待在后方,一心想跟着大帅去战斗。 张统想了下,大帅的确需要一个得力的跟班,就让宋植干。 宋植大喜,定期给大帅的三尖两刃刀保养,清洗大帅的盔甲,喂养大帅的黑马。 骆宏刚奉命在昌宁城外建马场后,动作迅速,效率极高,他本来就是牧民,轻车熟路。 马场搞得很红火,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找到了一匹极其罕见的骏马, 就是宋植所牵的这匹白马,立即精心伺候,说这样的千里马只有给大帅骑才配得上。 张统听说后,特地和范爱文一道到马场参观,见了后,赞不绝口。 范爱文当场提出,大帅是我们昌兴国的旗帜, 有了这匹千里马,还需要好的鞍辔、盔甲才能展示大帅的形象。 三人一商量,当即决定, 按照大帅之前的盔甲尺寸,重新打造一副盔甲,要求不仅坚固轻便,更要体现高贵。 其时,黄虎带人在东连上开采金矿,已经开采出第一桶金了。 几人说干就干,召集能工巧匠,立即开工, 要求盔甲上必须使用上黄金,这样穿起来金光闪闪,尽显高贵,鞍辔当然也是以高规格单独制造。 想想也是,大帅身为昌兴国最高统治者,他生活朴素,更没有大兴土木。 现在为他打造一身行头,是必须的,也是代表昌兴国的形象。 弄好后,千里马、盔甲等都交给宋植打理。 可是大帅一直没有回来,这次宇文功大军向黄羊滩开拔, 宋植得知后,带着全套行头随军到了黄羊滩,希望有机会把这套高档行头交给大帅。 今天得知大帅就在将军岭,第一批援军过来时,他就想来。 宇文功担心他有失,坚决不让,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好有个照顾。 可是宋植憋不住了,几次央求,宇文功无奈,只得同意,叮嘱旅长杜知方加以关照。 却说宋植纵马上山,飞身下马,单腿跪地,喜极而泣, “大帅,宋植报到! 小人给你带来了战马、盔甲,这是张
第505章 巴桑是关石(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