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字武甲,曾经在中央禁军中流传着一个说法——“文攻武守”。 其中,“文”指的是宇文功,他以勇猛无畏、擅长进攻而着称; 而“武”指的就是黄武甲,他以擅长防守而闻名。 两人一擅攻一擅守,相得益彰,都是杨之恭的爱将。 东连军开始攻打昌中城时,马震沙了解黄虎, 命令他守南门,一直没有出城作战,所以他没有和东连军交过手,存在感不强。 这段时间,东连军已经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 黄虎仍然负责守南门,他的兵力也是最少的,只有一万人。 然而,黄虎的守城方式却让人眼睛一亮。 他下令麾下所有将士都撤出原有的营地,一半登上城墙负责防守,另一半留在城墙下方进行戒备。 而且,城墙上下的将士们采用各自轮流值班制,彼此并不交叉。 此外,在城墙上每个岗位附近,还建有临时军营,以供休班的将士们休息。 临时军营离哨位不远,即使将士们在休息时,也能清楚地听到值哨士兵的说话声。 如此一来,所有的将士几乎24小时处于备战状态。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所有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投入战斗。 至于城墙下的军队,沿着进城后的道路依次扎了两座营寨。 即使东连军撞开城门,也无法轻易进城,因为他们必须先攻打这两座营寨。 营寨布置得十分严密,鹿角和拒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想要一下子冲破防线非常困难。 每一座营寨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即使他们攻破了第一道防线,还有第二道防线等待着他们,这样的防御体系无疑增加了进城的难度。 反过来也是一样,你从城内进攻城门,也要越过这两道防线。 巴桑在城内这么久,当然知道南门黄虎这边防守很严,东门郑英、冯胜防守能力最弱。 但大军进入西门后,龚顺上到城墙,要么攻南门,要么攻北门。 想攻东门,绕不开这两门,你总不能跳过去啊! 城下罗秉和率领的是骑兵部队,攻打东门确实可以,但需要穿城而过, 耗费时间较长不说,可能会遭到蓝严的部队攻击。 因为侦刑司是必经之地,蓝严一定能及时发现罗秉和部队。 此外,罗秉和没有城墙上龚顺的助力,也难以攻破,郑、冯毕竟有一万七千兵驻守在东门。 而北门的牛着、尚诚有两万守军,是一块硬骨头,更不好啃。 所以,巴桑综合比较后,决定龚顺军进城后,守住西门,攻打南门。 再说黄虎,得报东连军正在西门攻城,只是不清楚具体详情。 他飞快上到城墙,看清了, 陆啸山大军距离城墙一箭之地停下来,在做攻城的最后准备。 黄虎没有惊讶,东连军已经在进攻西门, 他的南门自然不会幸免,看样子,东连军是四面攻打啊! 不一会,陆啸山命令士兵攻城,只是力度很小,一看就是佯攻。 原来陆啸山战斗经验丰富,侧耳听到城内有兵马在奔跑, 估计西门已经得手,立即命令士兵佯攻,目的就是让黄虎里外不能兼顾。 黄虎也听到城内有战马跑动声,他以为是马大人在调兵援助西门,做梦也没有想到龚顺大军已经进城。 黄虎看着城外的东连军,不明白陆啸山为什么佯攻? 但也不敢轻视,命令反击,谁知道陆啸山会不会变成真攻? 又过了一会,远处的战马跑动声越来越近,是奔南门而来的。 黄虎感到疑惑,哪支军马来南门? 正想着,一名牙将神色慌张地飞奔而来,口中大喊道: “将军不好了!龚顺带领大批士兵
第378章 南门防守(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