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贾奔一致赞成张统的意见, 只要昌远军没有被拆散,大家还是在一起,力量依然强大, 但按照惯例,投降部队一般都会被重新改编,以防止诈降。 不料卢文廷提出反对意见, “关石胸怀宽广,提出不改编,他一定会同意, 但我认为,我们昌远军的战斗力与东连军差远了,不如主动提出改编, 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诚意,另一方面能让将士们得到新的训练。” 黄勇、贾奔觉得卢文廷的意见也有道理,张统表示反对,又争论好一会,张统最终被说服。 几人意见统一,立即去城内找巴桑谈。 巴桑听卫兵报告黄勇等人来访,出门迎接,双方见礼毕, 黄勇说明来意,巴桑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加入东连军。 黄勇主动提出昌远军投诚后接受改编,希望昌远军能得到新的训练。 巴桑笑道:“不用改编,各级将官的职务名称、所带的兵员数量等按照东连军的序列重新任命就好。 然后我会派训导官、教官下到各连队,给战士们上课、指导训练。” 黄勇等人大为感动,本来在家几人还为此争论, 好不容易统一意见,谁知关石不要求改编,只是派训导官、军事教官到军队指导。 黄勇部总兵力只有五千人,所以他的部队级别是旅,任命黄勇为旅长,卢文廷为副旅长, 贾奔、张统不再称为军师,叫行军参谋,级别为副旅级,以下为团长、营长等等。 其实行军参谋,前朝一直都有这个职务, 只是很多时候,对于知名参谋,喜欢称之为军师或谋士。 昌远军得知黄勇投诚,一片欢呼。 战士们成为东连军一员,至少在昌远城,不用打仗了。 接下来几天,就是给黄勇部发放东连军服装,内部人员调整等事。 三月份,巴桑收到范爱文、陆啸山的报告, 孙二牛、白宁两部各自扩军至十个团,陆啸山部也扩军至十个团,骆宏刚团扩军至十五个营。 单从人数上来说,孙、白、陆三部也远远超过旅的编制,达到一个军的规模。 骆宏刚部也不是一个团了,而是一个旅的规模。 巴桑思考下,决定提高军队级别, 古代军队,常用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但这样的设置远没有后世数字军编制便于管理, 所以还是参考后世的军队编制。 任命白林为第一军军长,孙二牛为第二军军长, 陆啸山为第三军军长、龚顺为第四军军长、徐定山为第五军军长。 骆宏刚为第一独立旅旅长、宇文功为第二独立旅旅长、黄勇为第三独立旅旅长。 特战大队比较特殊,巴桑从各军中选调了三百余人充实进去,人员从六个中队扩展到九个中队。 大队长仍然为沈克用,特战大队总人数达到一千多人,编制定为旅级,并不低, 也就是说沈克用的级别相当于旅长,中队长相当于团长。 由此算来,东连军主力作战部队共有六万五千人, 不包括特战大队、辎重部队、工兵部队、情报队等。 徐定山、陆啸山主动向巴桑提出, 鉴于部队人数增加,不适合再兼任太守一职,希望任命专职太守。 巴桑觉得两人说得有道理,确实需要军政分开。 他想到后世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一职,这个职位主要负责管理某一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 节度使拥有一定的兵权和行政权力,可以自行招募士兵、管理财政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 开始出现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局面,甚至有些节度使还发动了叛乱。 巴桑决定使用这一职
第299章 黄勇投诚(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