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百夫长功夫不错,听到弓弦响,当即铁板桥躺在马背上,可是并没有箭射到, 按照正常射箭速度,弓弦一响,箭眨眼就会射到,躺到马背上躲开箭后,瞬间就可以起来, 那百夫长躺下后,也没有注意有没有箭射到,按照惯例很快就起身, 此时又听到弓弦响,他再来一个铁板桥,已经来不及了, 这次巴桑是实实在在射出箭,这箭电闪而至,正中他咽喉,当即滚下马去。 这个百夫长手下兵一起停下,抢救上司要紧,另外两支百人队从两边越过,继续追赶。 可是就这么稍一停顿功夫,双方距离又拉远了一点。 巴桑等人仍向前飞奔,却见前方一彪骑兵奔来,正是徐定山带着自己的手下人马过来接应, 最抢眼的是,徐定山拉着一匹威武的黑马,马背上爬着大白狼旺运, 黑马得胜钩上挂着一柄三尖两刃刀,正是巴桑的装备。 巴桑接过黑马缰绳,旺运仰天长嚎一声,跳下马背, 巴桑纵身骑上黑马,摘下三尖两刃刀,横刀立马看着追兵。 追兵基本上都是原吕天民那支千人队士兵,对这把三尖两刃刀和大白狼印象深刻, 两个百夫长一起停下,不敢向前追了。 巴桑手中刀一摆,纵马冲过去, 两个百夫长不敢应战,拨转马头就走,士兵们见主将跑了,一起转身,向城门跑去。 巴桑没有追击,看了一会,也转身走了。 众人回到山上,陆啸山、郭大树等人感恩戴德,过程不再细表,死心塌地加入东连军。 次日下午,巴桑找来陆啸山,主要了解昌兴国高层一些事,以便做出相应对策。 陆啸山是骠骑将军,虽然手下人马不多,但职位并不低, 昌兴国毕竟人口少,他对高层了解很深。 他告诉巴桑, 皇帝杨之韦荒淫无道,现在又重用侦刑司马震沙,文官重用和凯, 各级官员人心惶惶,一般都不敢得罪这两人。 只有两人不大媚求他们,一个是柱国大将军窦荣光,另一个就是勇亲王杨之恭。 窦、杨两人手握重兵,马、和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但高层有传说,皇上已经对窦、杨两人有所猜忌,估计也是马、和进的谗言太多有关。 倘若窦、杨倒下,杨之韦等于是自毁长城,那时没有太强的带兵良将。 巴桑又问到昌兴国对外关系。 陆啸山扳着手指头分析,昌兴国周边就是大安、长番、白兰三国, 大安朝一向爱好和平,不会主动攻打别的国家, 白兰国自身力量不强,也不会劳师远征昌兴, 唯一的威胁就是长番国,这个国家和昌兴国相邻,入侵容易。 最主要长番国兵力强盛而且好战,是昌兴国的主要敌人, 之前他们几次入侵,都被勇亲王杨之恭和大将军窦荣光击败。 当然,每次抵抗也得到了大安、白兰国的帮助, 这两国会派出军队向长番国佯动,迫使撤军,以维护各方平衡。 巴桑心中暗想,之前审问朱中沙,他就说过,西域老妖野心不小, 马震沙现在已经插手军方,换掉陆啸山,提拔那个赵艾就能说明一切, 不排除马震沙在其他城市也采用这样办法,那么昌兴国的军队都在马震沙的掌握中, 到那时,他只要反叛,很轻松就能推翻杨家朝廷。 按照这样推理,马震沙现在的精力应该是放在窦荣光身上, 窦荣光功劳大,并不容易扳倒,唯一可以做的,还是借助皇帝杨之韦的手。 综合这些信息,巴桑推断,朝廷对养马峰这样的小股土匪,不会太重视, 甚至马震沙也会掩瞒实情,否则杨之韦一定还会重用杨
第184章 吓退追兵(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