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保护他,听他调遣做一点别的事, 另一方面,假如盐场有事,猛虎百人队很快就能驰援, 毕竟昌宁城距离盐场只有一百四十里,骑马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二个小时)就能到。 猛虎百人队之所以被命名为“猛虎”,正因为这支队伍多次被官府抽调过去参加“剿匪”,每战必胜! 这个“猛虎”荣誉是兵部尚书元道公亲自授予的,以资表彰, 元老爷为此曾经大摆宴席,祝贺自家卫队获得这一称号, 同时也把另一支百人队命名叫飞鹰百人队,当然这个名字只是盐场内部人叫,不是官方授予的, 飞鹰百人队就驻扎在木卡盐场。 巴桑本想追问飞鹰百人队的事,可是担心会引起他的怀疑,就没有再问了, 这两人回去后,上司问起,简单一推理, 就知道人家问猛虎百人队和盐场无关,事情完全是这两人主动挑起的。 车上的骆宏刚和雪莲吃惊地看着这一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如此生猛,内心佩服异常。 巴桑把长胡须、肉眼泡提溜到路边,上车继续赶路,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后,到了一处破房子前,这就是骆家了,没有想到他家这么远。 巴桑下车眺望,远处一座山把这里分割成两块, 山那边看不见是什么,山这边是辽阔的大草原,舒缓起伏的草地一望无际, 草地上星罗棋布的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般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 巴桑叹口气,心内暗道:景色迷人,只是没有人烟,再美的景色也是枉然。 他把骆宏刚抱进屋,雪莲乖巧地去烧水、做饭, 屋里啥都没有,只有两张土炕,真正的家徒四壁。 他把骆宏刚扶起来,被子垫在背后,让他舒服地靠着。 可能是心里安定的原因,骆宏刚状态好多了, 至少说话流畅起来,不等巴桑发问,主动说起自己家的事。 骆宏刚今年才二十岁,他只有一个哥哥骆宏兵,也就是雪莲的父亲。 骆氏宗族是鲜卑他骆拔氏,后汉化改姓为骆,骆宏兵就是骆氏宗族首领。 骆氏部落严格来说仍然是牧民,只不过多数家庭已经有了固定住所, 但出远门放牧时,还是住毡房。 骆家兄弟俩自幼跟随一位游方和尚习武,性格耿直,急公好义, 常为族人排忧解难,骆宏兵遂被族人推举为宗族首领, 兄弟俩养了一群牛羊,就以放牧为生。 三个月前的一天傍晚,骆宏刚正在后面练武, 雪莲匆匆跑来,说她父亲还没有回来。
第133章 送上门来(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