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帝摆摆手,所有官员回到原班站好,他轻咳一声: “重新任命云州太守、都尉,王化、马谷另行处理。” 皇上一说,金口玉言,众大臣一起高呼: “皇上圣明” 景和帝不紧不慢说: “云州是我国边疆大州,太守、都尉一职至关重要, 着吏部两天内拟定人选。 此外,在座大臣都可以举荐,三天后在朝堂公开讨论。” 景和帝说完话,站起来转身向后门走去,太监高喊一声: “退朝” 皇上今天只是说了鱼伯奏章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没有提, 众大臣清楚,第一条最重要,只要把这条解决了,后面好安排。 大臣们等皇上走了,这才陆陆续续转身离开。 众人出了宫门,多人脸上带着兴奋之色,皇上亲口允诺, 关于云州太守、都尉一职,众人都可以举荐贤能, 不少人心里打起小九九,在心中物色自己的人选。 大家都明白,除了这两个职位,还有一个云州通守职位,大概率也要更换, 这样一来,有了三个高级职位空缺,能安插自己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洪道是官场老人,见大家表情,就知道他们的心思, 冷哼一声: “诸位请自重,皇上给了大家举荐机会, 老夫认为还是以吏部举荐为主,诸位不要存在私心,皇上圣明着呢。” 众大臣都是官场老油子,听话听音,洪道这句话等于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门下令双手一拱,脸上堆满笑意, “洪大人所言极是,我辈应当公忠体国,秉公举荐” 其他人也跟着唯唯诺诺,一起称是, 洪道笑了笑,一言不发,上轿而去。 鱼伯此时心中高兴,但面上不动声色,斜眼看了下吏部尚书顾松, 两人关系极好,准确说,顾松追随鱼伯,虽然同为尚书, 但鱼伯还有一个身份,是惠妃的亲哥哥,景和帝的内弟, 惠妃正受宠爱,鱼伯将来前途无量,当然要提前烧冷灶。 事实上,鱼伯在上奏章前,就私下和顾松商量过, 一旦王化、马谷罢免,希望由自己的心腹甘广宗出任云州太守、韩璋出任云州都尉。 现在皇上已经罢免王、马两人,就要实行下一步计划了,由顾松提出比较好。 顾松看见鱼伯对他使眼色,微微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分头上轿而去。 顾松回到家里,亲自告诉门房,三天内,任何人不接见,有公事去衙门谈。 果然,当天晚上,就有好几批官员来府上拜访顾大人, 被门房一律拦住,连门都进不去。 消息在官员中传开,顾松不徇私情、拒绝贿赂的官声得到众大臣赞扬。 第三天早朝,还是那帮大臣,庆王还是坐在一边。 景和帝开门见山,“上次提到的云州太守、都尉人选,众爱卿都有何建议?” 顾松出班跪倒, “启禀皇上,庐州通守甘广宗贤能,可以提拔重用,臣举荐他任云州太守一职。” 都尉是武官,归兵部管辖,鱼伯出班跪倒: “启禀皇上,兵部郎中韩璋武艺高强、统兵有方,能独挡一面,臣举荐他担任云州都尉。” 景和帝没有正面回复两人,而是扫视群臣,笑嘻嘻问道: “众爱卿有何看法?” 徐平直出班跪倒:“启禀皇上,云州是大州, 甘广宗只是庐州通守,没有治理一方的经验,不能担任云州太守一职。” 他稍停顿下,接着说: “至于都尉一职,更是重要, 韩璋是兵部郎中,没有参加过实战,臣认为他不能独当一面。”
第39章 朝堂争议(二)(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