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走在前面,马帮在后,双方速度差不多,距离始终只有一箭之地。 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双方还是同样路线, 巴桑随口问道:“我们和使团路线在哪里分开,毕竟去的国家不同。” 孙二牛很清楚,“再走三里,使团向右转道,我们向左转,和他们就不一路了。” 巴桑点点头,此时距离云苍关大约有五十里了,早就看不见关隘, 他暗自感叹,不愧是大草原,一个人都没有, 幸亏跟马帮一起,否则一个人一定会迷路。 就在此时,大地震动、凄厉的号角声从远处传来, 孙二牛站上马背向声音处观看,大喊一声, “不好,是胡人骑兵,快躲起来” 马帮骡子、骆驼都驮着物品,不可能舍得放弃货物、牲口独自逃生, 更何况来的骑兵也许只是路过,所以先躲起来确实是好的选择。 孙二牛继续大喊:“躲到草地里,让开大路” 巴桑扫了一眼四周,此处一马平川, 大路两边草丛的草的确很高,藏人没有问题,但骡马是藏不住的。 果然,马帮中有人问: “二牛,骡马藏不住啊!” 孙二牛大喝一声: “人先藏起来,让骡马蹲下就可以, 拿出家伙,倘若对方是马贼假扮,那就跟他们拼了。” 巴桑看前面使团,他们当然也听到战马奔跑的声音,也停下来了, 有不少人回头看马帮,见他们都往草丛里躲,有的嬉笑,有的面色阴沉。 他们是大安朝使团,领队的是朝廷重臣, 当然不能躲到草丛里,那将成何体统? 果然,穿着一品官服的杜大人手一挥,两个军士高高举起旗帜和旌节,这是向对方表明身份, 那个中郎将卫队长还是有经验的,大喝一声: “保护杜大人!” 卫队士兵训练有素,团团把杜兴护在中间, 至于其他随从,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希望那些骑兵是路过,不会侵犯他们。 卫队长名叫唐典,授中郎将衔,手持一根长矛,亲自站在杜大人身边, 杜兴是朝廷重臣,自带一股威严,他没有太惊慌。 说话间, 战马奔跑声越来越近, “呜...”,凄厉的号角声响起, “轰隆隆”,上百匹战马奔腾而至, 马上骑手穿着胡人盔甲,一名旗手扛着军旗,另一名骑手背着号角。 跑在最前面的是带队军官,他头上戴着帽子, 帽子上插着雉鸡翎,耳旁拖着两根白色的貂尾, 骑兵队伍看到大安朝使团,发出“嚯嚯”叫声。 唐典惊呼一声, “是长番国骑兵,带队军官是一名百夫长” 长番国的军事组织划分和大安朝的制度相仿,全境由军区和千户府组成, 大安朝称之为“五茹六十六东岱”, “茹”是番语,大致相当于大安朝的州、府一级, “东岱”相当于汉语中的“千户”,千户府具备军事和行政双重性质, 大致相当于大安朝的县一级,只是地盘、权力都比县大。 每茹的茹本也就是主帅以下分别是千总、五百总长、百夫长、将头、兵士, 各级所对应的旗帜、军服都不相同。 唐典和长番军队打过仗,一眼就认出带队军官是一名百夫长,所带的骑兵大约就是一百人。 单从人数来说,长番国骑兵人数是一支百人队,已多于使团卫队人数。 巴桑有点替使团担心,他们卫队不仅人数少,感觉战斗力更差, 不排除很多人没有上过战场,刀枪没见过红。 真的要打仗,根本就打不过人家,可是使团要脸面,不愿意后撤,
第33章 关外大战(一)(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