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听别人讲大道理、小道理。
对他们来说,谁把他们心里说舒畅了,谁就是理。
村里其他主事人去了,恰恰只会讲道理,名曰:做思想工作。
结果却是:道理没少讲,思想却没做通,反而还加深了矛盾 ,连主事人都给恨上了。
事情没处理好,主事人反而自己也沾了一身骚。
和稀泥,他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他办事的原则就是~和稀泥。
在他这里,有诉求的每一个人,都是道理。
谁来说谁就是有道理的。
你说啥都对,他说啥也都没有错,谁都没错。
经他这么一掺和,那些人心里不舒畅也都舒畅了。
因为对着一个只会说“是是,对对,你说得对”的人控诉,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
当事人,在这样的人面前,吧啦吧啦、自说自话地诉说了一通,心里是舒畅了。
但是他们也得不到过多的回应,如果再继续说下去也就没啥意思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后和稀泥谁也没得罪,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和稀泥”这个外号,也就是这么来的。
一开始大家也只是开玩笑地叫叫,只是这叫着叫着就叫习惯了。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忘记叫他的真名了。
……
村长让和稀泥陪同办案人员,也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在他看来,和稀泥这个人除了很会“和稀泥”外,还有一大优点,就是不怎么来话,不会搬弄是非,见谁都只说好,能给自己省去很多麻烦。
让这样的人陪着自己不怎么喜欢的人,村长表示很放心也很舒心。
忘忧草的眼泪之血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