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通义宫追思(3 / 3)

进了一间偏殿。偏殿内摆放着一些昔日的兵器和战甲,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依然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

李世民拿起一把长剑,轻轻抽出剑鞘,剑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这把剑,当年朕也曾使用过。在战场上,它伴随着朕冲锋陷阵,斩杀敌军。如今看到它,朕又想起了那些热血沸腾的战斗。这剑上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血腥与荣耀,上面的每一道划痕都是一个故事。”

李治看着长剑,心中满是向往:“父皇,儿臣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像父皇一样,驰骋沙场,开疆拓土。儿臣想感受那战场上的热血与激情,像英雄一样守护大唐的疆土。”

李承乾走上前,眼神中透着坚毅:“父皇,儿臣身为太子,更应以身作则。这剑上的荣耀,儿臣定要传承,未来战场之上,儿臣必当奋勇杀敌,扞卫大唐尊严。”

李泰轻抚着一旁的战甲,说道:“父皇,大哥所言极是。虽儿臣或许不常征战沙场,但儿臣愿在后方出谋划策,为前线将士提供支援,与大哥、三弟一同守护大唐。”

李世民依次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战场凶险,你们都还须多多学习,不仅要学习武艺,更要学习治世之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王。武艺能让你们强身健体,也可以让你们在战场上自保,治国之策却能让大唐长治久安,二者缺一不可。”

在通义宫中停留了许久,李世民与李承乾、李泰、李治才缓缓离去。在回宫的路上,李世民对李治说道:“治儿,今日的拜谒之行,你可有收获?”

李治认真地回答:“父皇,儿臣收获颇丰。儿臣明白了对先皇的孝道与敬重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唐的根基与使命。儿臣看到了大唐一路走来的不易,也看到了未来的责任。儿臣定会铭记于心,努力像父皇和祖父一样,成为大唐的中流砥柱。”

李承乾接着说:“父皇,此次前来,儿臣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先皇的功绩与您的教诲,儿臣都记在心里,日后定当勤勉治国,不负期望。”

李泰也说道:“儿臣今日对大唐的过往有了更深的理解,往后定会潜心钻研治国方略,为大唐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便好。朕希望你们能将今日的所见所闻,化作日后前行的动力,与朕一同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大唐的未来,在朕的手中,也在你们几个的手中。”

回到皇宫后,李世民又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务之中,但今日在通义宫的经历,却如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对大唐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李承乾回到太子东宫,立刻召集幕僚,探讨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完善朝政制度。李泰则钻进书房,查阅各类典籍,思考着如何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助力大唐发展。

而李治也回到自己的宫殿,开始认真地回顾今日的一切,他知道,自己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君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在这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找到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他站在高台,望着皇宫春色,心中默默发誓:“大唐,我李治定不会辜负你。”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