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元昌和元礼等其他亲王也依序走上前来,纷纷领受皇命,并各自慷慨激昂地表达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与坚定决心。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热烈非凡,众人皆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然而,当轮到李泰时,情况却略有不同。只见他刚刚张开嘴巴准备说话,李世民却突然抢先一步开口道:“泰儿啊,朕一直知晓你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原本朕确实有意让你前往相州一展身手,充分发挥你的才能。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朕最终还是决定任命金紫光禄大夫张亮暂时代理相州都督之事。至于你嘛,暂且先留在长安吧,因为朕还有其他重要事务需要你来协助处理。”
李泰听到这话之后,起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安排。然而仅仅片刻之间,内心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不过这股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他迅速收敛心神,面色重新恢复成平日里那副恭顺谦逊的模样,然后毕恭毕敬地回应道:“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定会留在长安专心致志地读书习文,力求学有所成,日后也好为父皇您分担忧愁、尽忠效力。”
继续阅读
待到诸位亲王皆已领旨谢恩并依次退下之后,年幼的李治却悄悄地挪步来到李世民身旁,仰起头,压低声音好奇地问道:“父皇,儿臣不太明白,为何不让魏王哥哥前去相州呢?”
李世民微笑着低头看向李治,眼中满是慈爱之色,他轻轻地摸了摸李治的脑袋,柔声说道:“治儿啊,你魏王哥哥固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终究还是太过年轻稚嫩了些。相州那边的事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朕担心以他目前的阅历和能力,恐怕一时间难以妥善应对处理。故而才决定先让经验丰富的张亮代为管理,如此一来也算是较为稳妥可靠之举啦。”
李治眨巴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哦……”随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此时,在皇宫之外,诸位亲王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启程前往各自被分封的属地就任去了。他们有的带着众多随从和行李,浩浩荡荡;有的则轻车简从,低调出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不同的神情,或兴奋期待,或忐忑不安,而等待着他们的,则将是全新的挑战。
荆王元景带着家眷和随从,踏上了前往荆州的路途。一路上,他看着沿途的风景,心中对未来既充满期待又有些忐忑。他对身边的人说:“这荆州可是个重要之地,我可得好好治理,做出些成绩来,让父皇看看,我可没辜负他的信任。”
而在另一边,汉王元昌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想着:“哼,这梁州虽说偏远了些,可天高皇帝远,我到了那儿,还不是我说了算,说不定能积攒些自己的势力呢。”他的这番心思可没敢表露出来,表面上还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潭州这边,吴王恪到了封地后,立刻就开始了解当地的情况。他召集当地的官员,严肃地说:“本王初来乍到,这潭州的一切都还得靠大家齐心协力。咱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发展农桑,繁荣商贸,若有什么难处,都可与本王说。”
官员们见吴王恪这般认真,也都纷纷表示会尽力辅佐。
在长安,李泰虽然没能去相州任职,但也没闲着。他常常陪着李世民,和父皇探讨学问,偶尔也会提出一些关于治理地方的想法。
有一回,李泰对李世民说:“父皇,儿臣虽没去相州,但也听闻各地都督在治理上会遇到些难题,比如有些地方水患严重,却缺乏有效的治水之法,儿臣觉得咱们可以召集些能工巧匠,一起研究研究对策。”
李世民听了,眼中满是赞许,笑着说:“泰儿,你这心思倒是用在了正事儿上,朕会让人去安排的,你呀,就继续多想想这些有益大唐的点子。”
李治在一旁听着,心里对李泰很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