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年事已高(2 / 3)

您梳一梳头,可好?”李渊闻言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便又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长孙皇后从旁取过一把精致的玉梳,小心翼翼地抬起李渊的发丝,动作轻缓而细腻地开始为他梳理起来。随着梳子的移动,长孙皇后不禁轻声慨叹:“至尊您年事渐高,这一头黑发竟也全然变白了呢……”话未说完,她的眼眶已然泛红,泪光闪烁其中,声音亦不自觉地变得有些哽噎。

李渊见状,赶忙笑着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背,宽慰道:“皇后莫要伤怀,岁月无情,人生在世,谁能逃脱这时间的消磨呢?不过,朕眼见得大唐如今如此昌盛繁荣,子孙们又都这般孝顺懂事,心中已然再无所憾啦!”

站在一侧的李世民见此情景,心头亦是一阵触动。他迈步上前,对着李渊躬身行礼后,开口说道:“父皇,您这一生为我大唐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如今年岁渐长,正是应当安享清福之时了呀!”

这温馨的一幕,让在场的众人无不伤感流涕。西突厥使者们也被这浓浓的亲情所感染,他们感受到了大唐皇室家庭的温暖,也对大唐有了更深的敬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位西突厥使者对同伴小声说:“大唐皇室如此和睦,真是令人羡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皇室,想不繁荣昌盛都难啊。”

同伴点头道:“是啊,看来我们与大唐的交往是正确的选择。”

在宴会的一角,一位老臣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边的另一位大臣说:“陛下和皇后的孝心,真是天下之楷模。这不仅是家庭之福,也是大唐之福啊。”

另一位大臣说道:“是啊,太上皇建立大唐,历经艰辛,如今看到这般景象,也算是欣慰了。”

这时,李渊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对西突厥使者们说道:“今日之宴,是我们大唐与西突厥友好的象征。希望我们能和平相处,互通有无,让我们的子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西突厥使者们也纷纷举杯,说道:“愿大唐与西突厥友谊长存,永享太平。”

宴会继续进行,大家欢声笑语,谈论着各种话题。从大唐的文化到西突厥的风俗,从边境的贸易到两国的友好往来。

一位西突厥使者好奇地问李世民:“陛下,我们听闻大唐的丝绸精美无比,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李世民笑着回答:“这丝绸制作可是一门精细的工艺,从养蚕到缫丝,再到织绸,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等你们回去的时候,朕可以送你们一些丝绸和制作的工具,让你们也能见识一下。”

使者们听了,十分高兴,连连道谢。

长孙皇后则与西突厥使者中的一位女眷聊了起来。

长孙皇后笑着问:“妹妹,你们西突厥的女子都如此美丽,有什么保养的秘诀吗?”

女眷笑着回答:“皇后娘娘,我们西突厥女子常饮羊奶,用羊奶护肤,可能这就是我们的秘诀吧。”

长孙皇后笑着点头:“这倒是个有趣的方法,改日我也试试。”

宴会结束后,西突厥使者们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两仪殿。他们对这次的宴会印象深刻,也对大唐充满了好感。

李渊看着使者们离去的背影,对李世民说:“皇儿,此次与西突厥的交往,要好好把握。边境的稳定对大唐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和平的方式,促进双方的发展。”

李世民点头道:“父皇放心,儿臣明白。我们会加强与西突厥的交流,无论是贸易还是文化,都要让双方受益。”

回到后宫,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陛下,今日看到父皇的白发,臣妾心中很是感慨。我们要多陪陪父皇,让他安享晚年。”

李世民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