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叶澜依入宫(1 / 2)

而那位被问及的太监,在皇上离开后,不禁有些好奇地望向苏培盛——这位宫中的大总管,他深知苏培盛对皇上的心思了如指掌。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上前几步,低声问道:“苏总管,皇上这是……?”

苏培盛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皇上的了解,也有对宫中人事的洞察。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丫头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让那太监不禁心中一动。他明白,苏培盛的话往往不是无的放矢,既然他这么说,那叶澜依的未来,或许真的会因为今日的偶遇而有所改变。

而皇上那边,回到寝宫后,他的心中依旧难以平静。叶澜依那桀骜不驯的身影、精湛的骑术,以及那份对自由的向往,都让他印象深刻。

八月初,秋风送爽,紫禁城迎来了圣驾回銮的盛大时刻。随着皇上缓缓步入宫门,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与庄严之中。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暗流涌动,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宫中人事变动敏感的人来说。

在准备回宫期间,关于百俊园那位驯马女的传闻不胫而走,成为了宫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猜测皇上只是一时兴起,很快就会将她遗忘;也有人认为皇上对那位女子印象深刻,或许会有进一步的举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宫中的议论声逐渐平息,大多数人都认为皇上已经放弃了这段偶遇的缘分。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一切都将归于平静之时,皇上回宫后的一个举动却再次掀起了波澜。他并未如众人所料般将那位驯马女抛诸脑后,而是秘密召见了苏培盛,并亲自传下旨意。

苏培盛接到旨意后,心中虽有惊讶,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深知皇上的心思难以捉摸,但既然皇上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便要全力以赴去执行。于是,他迅速整理好仪容,带着皇上的旨意,前往百俊园寻找那位名叫叶澜依的女子。

当苏培盛出现在百俊园时,叶澜依正在忙碌地驯马。她身着绿衣,身姿轻盈,与骏马之间的默契配合让人赞叹不已。苏培盛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感叹皇上的眼光果然独到。

待叶澜依驯马完毕,苏培盛才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道:“叶姑娘,皇上有旨,请您入宫为答应。”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叶澜依瞬间愣在了原地。她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小小的驯马女,竟然会有机会入宫。她抬头望向苏培盛,眼中既有惊讶也有疑惑,仿佛在询问这一切是否真实。

苏培盛见状,微笑着点了点头,再次确认了皇上的旨意。叶澜依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跪下接旨,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安。她知道,这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己的未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也明白,这是皇上给予她的机会与荣耀,她必须珍惜并努力把握。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宫人们纷纷议论纷纷,对叶澜依的入宫充满了好奇与猜测。而叶澜依本人却没有高兴,因为她爱的另有其人……

宜修得知了叶答应入宫的消息,心中暗自盘算,脸上却不动声色,只觉一股暗流在后宫深处悄然涌动。她心中暗忖:“看来,甄氏回归的日子已不远矣,那上辈子的‘屠龙’大戏,似乎正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轨迹重演。此番,我需更加谨慎布局,方能在这波谲云诡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她将所有的注意力与智慧,再次精准地调整至凌云峰的方向,那里,似乎隐藏着改变一切的关键。宜修闭目沉思,迅速而又细致地梳理着近期发生的种种,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最终,几个至关重要的信息点在她脑海中清晰浮现:

其一,甄嬛与果郡王竟在游历中携手救下了一位外族人,此举不仅彰显了他们的仁心与胆识,更在不经意间为日后埋下了复杂的国际关系伏笔,或许,这将是他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