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以慰藉彼此的孤独为目的,在明末时期尤为普遍。在明末宫廷中,“对食”这一概念普遍存在。)
魏忠贤与客氏愈发得意,然对正直的王安仍心存忌惮,二人暗谋除之。
天启元年五月,明熹宗朱由校道:“王安,朕欲任命王安掌管司礼监,王安可愿接此重任?”
王安按照惯例,假意推辞道:“陛下,微臣恐难胜任,还望陛下另寻贤能。”
客氏对朱由校吹耳边风道:“陛下,王安所言甚是,他掌管司礼监实在不妥,陛下还是答应了他吧。”
朱由校答应了王安。
王安的命运,在这一刻,开始悄然改变。他已经进入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圈套之中。
魏忠贤与客氏暗中图谋,决定除掉王安。
然而,起初魏忠贤尚犹豫不决,不忍下手。
客氏冷笑一声:“怎么,你心软了?”
魏忠贤皱了皱眉头:“毕竟他是我的恩人,是他提拔了我,我才有今天。”
“他可是你的绊脚石!”客氏打断他的话,“不除此人,你我岂能安心?”
魏忠贤思索片刻,点了点头道:“我们必须除掉他。”
于是,魏忠贤和客氏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导致王安被降职为南海子净军。
刘朝接替了王安的职位,成为南海子提督。
刘朝上任后,按照魏忠贤的意思办事,下令禁止给王安送食物。王安无奈,只能刨取篱笆下的芦菔充饥。(芦菔,即萝卜,是萝卜的古称。)
三天过去了,王安竟还活着。刘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不能再等了!”刘朝低声自语道。
他走向王安,手中的剑闪着寒光。
“王安,别怪我,要怪就怪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刘朝的声音冰冷刺骨。
剑光一闪,王安的生命就此终结。
朱少龙意外穿越成了朱由校,他改变了历史。他把心狠手辣的乳母客氏遣送回了河北的家乡,这个决定让历史走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而那个忠诚的太监王安,也没有受到魏忠贤和客氏的迫害,反而被朱少龙穿越成了朱由校派自己的卫队保护了起来。
朱由校派太监召来王安,神色凝重地说:“王安,如今朝廷中局势复杂,朕要重用你。”
王安一愣,随后低身道:“皇爷请说,臣定当竭尽全力。”
朱由校道:“魏忠贤此人虽有才干,但权力过大,我怕他成为朝廷的祸害。我想将东厂锦衣卫分成十个大队,其中六个大队由我亲自统领,另外大个中队则交给你和魏忠贤共同提督。并且,你仍旧任南海子提督,身兼两职。”
王安道:“皇上英明。此安排甚好!”
朱由校道:“魏忠贤很有才能,我既要用他的才能,又要约束他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朝廷的稳定。”
王安道:“皇爷英明,这个计划实乃有大智慧。”他知道这是皇上的深思熟虑。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筹划这一计划。
经过一番布置,东厂和锦衣卫被分成十个大队,六个大队由朱由校亲自统领指挥,王安和魏忠贤共同担任提督。只有四个大队则交给王安和魏忠贤管理。这种权力分配方式既能保持魏忠贤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的权力。
与此同时,魏忠贤接到任命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是朱由校对东厂和锦衣卫的布局,皇上担心宦官的权力过大对朝廷不利。
不过,魏忠贤很快调整了心态,决定忠于皇上,为大明江山社稷做贡献。
朱由校召集了一千百名忠诚可靠武艺最强的锦衣卫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