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地方,就是友情。现在方孝宁说起来,她就想问问,“您的电影里表达友情,就是义。情义,侠义,我感觉更偏重于侠义。那么,您是不是觉得,友情里的义,是需要很无私甚至牺牲自我的呢?”完全不是刚才说的什么珍惜彼此长长久久啊。
方孝宁沉默了一下,就反问蔡蔡,“你是以什么角度问这个问题的呢?现实的角度,还是剧本的角度?”
蔡蔡也是一愣,有区别嘛?哦,是的,有区别的。“剧本。我要写作业,需要剧本角度的回答。”生活现实角度的,她不太需要,因为感情方面的帮助,除了物质,其他都没什么用。因为人总是要自己踩了坑才知道什么叫后悔。她是因为不会自己去踩坑,家里人会帮她填坑的,所以才不太需要的。废物有废物的生活智慧~~~
“剧本角度的啊.......”方孝宁拿过一张纸,也不管是不是有用的,就在背面画了一个圈,“比如说这是整体剧情......”又在圈里画了一个小圈,“这是角色。你所有的角色设定,都要在这个大圈里,怎么转都转不出去的。”跟着就在小圈上画了一条线,“这是友情线,它能延伸到剧情外,但最后总是要回到角色这个小圈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蔡蔡点头,她懂。
方孝宁让友情线延伸到大圈外面,“首先,你要从角色出发,在通过剧情的规划,也是规则,比如年代背景,整体故事意义,也就是你要讲的故事是什么,你想让观众看到什么。跟着,这条友情线就突破剧情,延伸到了外面,这时候,你要确定,观众想看到的友情线,都有什么。跟着,你在缩回来,用剧情筛掉一部分,再用角色筛掉一部分,最后,你就得到了最能用的友情线,有可能是一条,有可能好几条。”
额,蔡蔡有点被绕住了,思考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要先确定角色和剧情的方向,再看观众的喜好,把观众在这种剧情和角色中想看到的友情线筛选出来,跟着反过来,在通过剧情和角色的筛选,留下可用的友情线.......也就是说,一共要有两次选取友情线的过程.......”
方孝宁笑着点头,很好,理解的很快嘛。
“我就是这样把友情线确定下来的。但你还要明白一点......”方孝宁点着小圈,“电视剧里,角色上可以有很多条线,条条都可以是实线,都拍出来也不算什么,有侧重点的拍也可以。但在电影剧本里,角色只能保持一条实线,其他都必须是虚线,而所有的虚线都是要为实线服务的。不然线多了,角色就看不到了......”随着话音,方孝宁在小圈上画了很多条线,确实,小圈就很不明显了。
“这就是杂乱的角色设定,会毁掉角色的原因。越是主角,设定越要简单明了,相反,那些路人甲角色,反到可以有很完美的设定,因为一句台词的事,不用演。”方孝宁最后的点落在昆仑上,“昆仑三部曲,每一部的方方,都是不一样的。你写的剧本小结我看了,总结的很到位。你抓角色我还是放心的,那么,你会演,为什么不会写呢?”
蔡蔡看着乱糟糟的大小圈,“就总想让观众看到更多的东西,一个劲的想输出.......该留白的地方没留白,不该留白的地方更不会留白的使劲输出.......就,越写越多了......”幸亏只是作业,要是真的做编剧,她估计一分钱都挣不着还得倒贴。
方孝宁哈哈笑,“我一开始写剧本,也是这样的啊,说白了,就是有点把观众当傻子,结果傻子其实是我自己。而且,演员不是假人,有时候,我都想不到的点,演员自己就能想到。我后来就学会适当的放手,因为创作有时候就是灵光一闪的。你是演员,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蔡蔡确实明白。演得时候上了头,演员成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