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由余在秦国迟迟未归,回到戎地后,见到戎王的变化,多次进谏,却都被戎王置之不理。在秦国这边,秦穆公又不断派人暗中劝说由余归秦。终于,由余心灰意冷,决定离开戎王,投靠秦国。
秦穆公大喜过望,用最隆重的客人礼节接待了由余。在宫殿中,穆公虚心地向由余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由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的智慧和见解让秦穆公深深折服。穆公又趁机向由余询问攻打戎族的策略,由余沉思片刻,一一为穆公分析。
华夏历2073年,秦穆公再次重用孟明视等将领。在点将台上,穆公目光坚定地看着众将,说道:“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孟明视等人拱手领命,带着大秦的虎狼之师,直奔晋国而去。
秦军渡过黄河后,孟明视下令焚烧渡船。众将士望着燃烧的渡船,明白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秦军士气如虹,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晋军。晋军未曾料到秦军如此决绝,一时间阵脚大乱。孟明视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所到之处,晋军纷纷倒下。
这场战斗,秦军大获全胜,他们攻取了王官和鄗地,将晋军打得丢盔弃甲。晋国人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秦穆公得知捷报,亲自率领大军从茅津渡过黄河。来到战场,看到满地的尸首,穆公心中悲痛不已。他下令筑坟埋葬从前在崤山战死的秦军士兵,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
全军将士肃立,穆公站在高处,面对着他们,眼中含着泪花,大声发誓道:“将士们!古人向老年人请教,就没有办错的事。为了反思我不采纳蹇叔、百里奚的劝谏而犯下的过错,所以作了这篇誓词,让后代记住我的过失。此次胜利,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秦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
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将士们无不感动落泪。
华夏历2074年,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秦国的朝堂上,秦穆公目光炯炯,正与大臣由余商议着重大的战略决策。
由余,这位智谋过人之士,向秦穆公献上了一条奇策,攻打戎王。秦穆公心潮澎湃,他深知这是一个拓展秦国疆域、成就霸业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毅然决定采纳由余之计,集结秦国的雄师,向着戎族之地进发。
战场上,秦军士气高昂,旌旗蔽日。秦穆公亲自督战,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在秦军的勇猛冲锋下,戎族的防线逐渐崩溃,最终,戎王被生擒。十二个戎国,在秦国的强大武力面前,纷纷表示臣服。秦国的疆域瞬间增加了周边千里的土地,这一辉煌的胜利,让秦国在西戎之地称霸,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消息传到了周都,周襄王大为震动。他深知秦国的崛起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为了表示对秦穆公的祝贺和拉拢,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着金鼓等珍贵的贺礼前往秦国。
秦国的都城,一片欢腾。秦穆公身着华丽的王服,接受着周襄王的赏赐。金鼓之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天下宣告着秦国的荣耀。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危机却悄然逼近。
秋季,晋国的大地上,晋襄公怒火中烧。他忘不了王官之战的耻辱,决心要向秦国复仇。于是,晋襄公率领着晋国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攻打秦国,迅速包围了邧地和新城。
秦穆公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他深知晋国的强大,但秦国的荣耀不容侵犯。在激烈的讨论后,秦穆公决定亲自率军出征,与晋国一决高下。
战场上,秦晋两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然而,这一次,幸运女神并没有站在秦国这边。尽管秦军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未能击退晋军,邧地和新城落入了晋国之手。
秦穆公带着疲惫和失落回到了都城。然而,还未等他从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