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穆王命楚伐徐(2 / 4)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180 字 5个月前

国家的生死存亡。

良久,楚王熊胜微微颔首,沉声道:“芈爱卿所言有理,寡人决意征讨徐国。”随后,他目光扫向武将班列,高声问道:“哪位将军愿带兵攻打徐国?”

话音刚落,武将班中芈乾挺身而出,他身材魁梧,目光炯炯,一身铠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芈乾出班奏道:“臣愿带兵攻打徐国,以解大王燃眉之急。定不辱使命,为楚国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其声如洪钟,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

熊胜大喜,从王座上站起身来,朗声道:“芈将军,寡人予你十万兵马,三日后点将出发。务必凯旋而归!”

芈乾恭敬地一躬身,高声应道:“臣遵旨!”那声音中饱含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楚王的忠诚。

三日后,楚国都城外,旌旗蔽日,十万楚军彻地连天,军容严整。士兵们身着崭新的战甲,手持锋利的兵器,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战马嘶鸣,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战场。

楚王熊胜身穿华服,头戴王冠,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登上点将台。他举起酒樽,高声说道:“诸位将士,今日你们将为楚国的荣耀而战。寡人在此,敬你们一杯,愿你们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台下将士们齐声高呼:“谢大王!”声音响彻云霄,震人心魄。

芈乾翻身上马,抽出佩剑,向着天空一挥,大声喊道:“出发!”十万楚军犹如汹涌的潮水,浩浩荡荡地开向徐国。

一路上,芈乾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楚军日行夜宿,不敢有丝毫懈怠。

徐偃王得到楚军伐徐的消息。在边境设下重重关卡,严阵以待。

当楚军抵达徐国边境时,面对坚固的防线,芈乾没有贸然进攻。他派出探子,详细探查敌军的布防情况。经过一番侦查,芈乾发现敌军右翼防守相对薄弱。

是夜,月黑风高。芈乾亲率一支精锐部队,悄悄迂回到敌军右翼。随着一声令下,楚军如猛虎下山,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徐军猝不及防,顿时阵脚大乱。

趁此机会,主力部队迅速发起冲锋。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徐军拼死抵抗,但在楚军的凌厉攻势下,渐渐难以支撑。

徐国边境的防线在楚军的猛攻下已支离破碎。楚军如汹涌的洪流,冲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阻碍,然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本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在历经战火的洗礼后,仅剩下六万余人。徐国的大军同样损伤过半,整个国度沉浸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徐国都城的城楼上,徐偃王眉头紧锁,望着城下那气势汹汹的楚军,满心无奈。他那沧桑的面容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对着城下的大将芈乾喊道:“芈将军,楚,徐二国素无恩怨,为何率兵至此?导致两国损兵折将,百姓受苦。”

芈乾骑在高头大马上,仰头回道:“徐王,奉天子诏,发兵讨徐,徐王,您还是趁早投降,以免生灵涂炭。”

徐偃王心中悲愤交加,他深知大兵压境,局势危急,一时间却也无暇他想。沉思片刻后,说道:“芈将军,贵军远道而来,必定疲累,您且在城外扎营休息几日,我虽为国主,但我不能一人说了算,我需要和众臣百姓商议一番,三日后,是降是战,再做定夺。”

芈乾审视着城楼上的徐偃王,片刻后道:“好,大王,末将暂且相信你,三日,我等,希望大王不要反悔。”

徐偃王郑重说道:“那是自然。”

于是,双方暂时罢兵,等待着三日之后的最终抉择。

王宫内,徐偃王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大殿之上,主战之人占了多数,他们慷慨激昂,誓言要与楚军决一死战,扞卫徐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