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 / 3)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355 字 4个月前

跋代的各族成年男丁加起来也就三十多万人,这一口气就动用了五分之一,力度非常大,消耗也很大,带来的反对声音非常大。

王云虽然经常醉酒,但他心思细腻,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盛乐内外不同寻常的气氛。

祁夫人渐渐变得活跃起来,很多原本既不是新党也非旧党的中间派开始倾向她了。

他们的诉求只有一个:既然此番试探不理想,那就罢兵言和好了。

反正他们也展现了自己的威力,更摸清楚敌方的虚实:晋军确实厉害,但那种精兵实在太少,不足以对代国产生致命威胁。

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谁都没把握打赢,那不议和作甚?

唯一的障碍,可能就是拉不下面子的国主拓跋郁律了。

想到这里,王云下意识抖了一下,酒醒了大半。

拓跋猗卢被儿子六脩弑杀。

六脩再被从兄弟普根斩杀。

普根上位月余暴死。

普根之子始生只不过是个婴孩,八个月后也死了。

拓跋郁律会不会步他们后尘?

反正王云不太相信普根、始生父子是正常死亡,因为盛乐流传了很多真真假假的谣言,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很多事情说不清的,王云更相信这是党争的结果。

不过普根父子之死倒没对下层造成什么伤害。

上层争权夺利,死几个贵人而已,只要不爆发内战,都不算什么。

只希望后面如果再爆发政变,止于宫廷、上层即可,别牵连无辜百姓。

将公函收好放入木盒后,王云朝兰寿点了点头,唤上几名胡洛真,进城去了。

******

忻口前线的双方确实已对峙半月有余。

但这并非意味着一点战斗都没有,事实上只是主力没动,双方的骑兵交战始终没停过,且多以千人规模的厮杀为主。

双方施展本领,正面冲杀,驰马互射,设伏包围等等,什么招都使过,伤亡数字不断上升,各自都很肉疼。

到了六月初十的时候,邵勋下令减少义从军的出击频次,因为长期的消耗战中,他们损失较大,战死者超过七百。

如果算上前期在岢岚河谷、石岭关战斗中的损失了,累积已达一千三百多了。

刘闰中带过来的上党骑兵损失也很大。

若放在以前,他早就跑了,但现在入了虏姓,又和太原孙氏联姻,儿子、伯父、从兄弟们也在当官,坛坛罐罐多了,一走了之的代价实在太大,故反复劝说治下各个氏族头领、部落大人们,各种许诺,各种讲情义,堪堪维持了下来。

当然,最麻烦的事情还是军粮匮乏。

河北那边也有坏消息,大雨连绵,旬日不绝,今年的粮食收成又很成问题。

去年刚刚安抚下来的灾民们搞不好又要变成流民。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江南也很困难。

去年并州、河北暴水,江南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洪灾,只不过没北方这么严重罢了。

今年江南的雨水仍然很大,且蔓延到了荆州及豫州南部数郡。

这样一来,至少南线可以消停了,双方该赈灾赈灾,该安置流民安置流民,该操练兵马操练兵马,相安无事即可。

民情如此,大将军府、梁国频飞书笺,请求罢兵。

双方都打不下去了。

水灾、蝗灾严重透支了中原的国力,再消耗下去地方上叛乱恐此起彼伏。

六月十二日,军谋掾张宾再一次提起了这个问题。

「先前大王言及"利速战,不利久持",今已相持二旬,徒空耗粮草耳。」张宾说道:「刘汉已遣兵东渡大河,四处袭扰,定胡、合河等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