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胳膊,说道:“仁孝,你有什么想法,应该大胆地和你的父皇说才是,你是太子,又有军功,很多人都看着,你要有太子的风骨才行。”
李仁孝转过身子,一张稚嫩的小脸上却是满是凝重,拉住赵构的手说道:“阿叔,我就是不知道这个太子应该怎么样,阿爹只是要我跟随师父们学习弓马之术,可我却想学习汉学,好好了解一下历史,不明史,不谈治。”
“哦,这句话是谁教你的?”赵构倒是有些意外。
“阿叔,这是您说的。您忘了,前年撤兵之际,您让我回去好好找师父学习,禹藏花麻老师却说,真正的治国之道,还要到大宋去学习,跟着您学才最好。”李仁孝心直口快,毕竟还是孩子,还不是太子。
赵构笑道:“如此,这次回去,你就和你阿爹说说,看看阿爹怎么说,如果阿爹同意,这次你就随我回东京,我送你到太学院。”
“真的?”李仁孝至于露出来笑容,天真可爱。
赵构笑道:“不仅仅你来东京,你的惠姐姐也要一起回去,她也该回来了。”
赵构和李仁孝就这样,在这个小山包上说了很长时间,周围一圈群狼就是最好的护卫和听众。
赵构随后在太子李仁孝陪同下,来到盐池以东的铁门关战役遗址,向“铁门关英雄烈士纪念碑”献花。
四名飞龙卫抬着花篮缓步向前,在纪念碑基座下献上花篮,赵构亲自整理花篮绶带,已是双目含泪。
铁门关一战,是赵构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得最惨烈最危险的一战,也是飞龙卫死伤最惨重的一战,更是赵构刻骨铭心的一战。
赵构缓步而行,绕碑观瞻,仿佛当年的战斗场景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他眼前,牺牲的龙八、龙三十九、龙五十二……这一战,飞龙卫阵亡三十二人,伤者五十七人,这五十七人,全部伤残退出了现役。
这阵亡的五十人的名单,就镌刻在这座纪念碑上。
纪念碑的后面,就是战场遗址,赵构命令,所有战场痕迹,必须保持原貌,一点不许变动,四周用围墙圈起来,将这次战斗的原貌尽可能复原回来,甚至包括战死的飞龙卫,死在什么地方,怎么战死的,姿势如何,然后用银条为骨,金泥塑身,外披甲胄,全部复原飞龙卫英姿,尽显战场原状。
赵构带着众人,来到遗址。他始终双目含泪,指着战场各处,向陪同的李仁孝、李继宗等西夏使团成员和赵楷、陈遘、岳飞、韩世忠、梁景等,一一叙述,仿佛就像是在昨天发生的战斗一般。
来到龙八牺牲之地,一支雕翎箭射穿了他的咽喉,跌落下马的时候,手中的宋刀掷出,将一名金兵钉在地上,其身后,倒下去二十一名金兵的尸体,龙八始终护在赵构的身前,直到牺牲的那一刻。
郓王赵楷是随行使团里唯一一个参加过这场战斗的,来到短墙前面那个被炸得大坑旁边,就在这个大坑旁边,倒下了飞龙卫飓风营第三小队队长龙三十九,是第一个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金兵的飞龙卫,在大坑后的短墙边上,他拉着近三十名金兵和他陪葬,而他的身后被护卫的,就是郓王赵楷。
龙三十九只找到了一小节小臂,根据上面的臂盾才勉强确认了龙三十九的身份,所以,这里留下的,是龙三十九怀抱着集束手榴弹跃出短墙的瞬间,就是这个画面,让郓王一辈子挥之不去。
赵楷已是泪流满面,或者说,龙三十九就是为掩护他而死的,虽然这是他的使命,但这种义无反顾的壮举还是震撼了赵楷,所以赵楷同样义无反顾地站在赵构的身后,成为赵构的兄弟里面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这个遗址在西夏境内,但离大宋边界很近,是李继宗的旧属地,所以这个地方逐渐成为大宋和西夏两国共同关注的一个特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