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回来了(3 / 4)

对弈江山 染夕遥 2471 字 6个月前

苏凌言说风冷,让张芷月和温芳华回去。

两女点了点头,又嘱咐了一阵。

苏凌、林不浪和朱冉这才翻身上马,扬鞭打马,三人在月色中,朝着天门关策马而去。

直到三人的身影消失不见,张芷月才幽幽地叹了口气,转身朝温芳华道:“温姐姐,咱们也回去吧!”

温芳华只轻轻的点了点头,再抬头时,星眸之间,泪水闪动。

............

天门关外十八里,萧元彻大军大营。

戒备森森,哨塔之上,士兵精神十足,肃穆庄严,哨塔之下,营帐星罗棋布,静默在黑夜之中。

过往的巡哨,来回穿梭,脚步匆匆,警惕地注视着大营每个角落的风吹草动。

中军大帐,此时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营帐之内,文东武西,分列两侧。

最前方右侧,是一张软榻,一身雪白衣衫的郭白衣,侧躺在上面,面色苍白,看起来却是病势沉重,只是那双眼睛,却依旧的深邃而有神。

正中书案之后,帅椅之上,萧元彻正身披着一件大氅,坐在那里,身上自然一股威势。

时有高谈阔论之声传出,声音或高或低,倒是显得十分热闹。

萧元彻的大军来到天门关已经三日多了,战局焦灼,萧元彻数次用兵,强行攻打天门关,无奈天门关守军凭借地势,顽强防守,双方互有伤亡胜负。

总体来讲,萧元彻一方人马伤亡比天门关伤亡的多,从萧元彻攻打天门关开始,他们就从未见过守将吕邝,与之交手的只有那个唤作周昶的副将。

虽是一个副将,却韬略有方,调度得体,攻防转换,谋兵布局间,让萧元彻的人马吃了不少苦头。

萧元彻亦曾感叹,区区渤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副将,竟有如此大才,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他更是向自己的麾下众人感叹,沈济舟主力将佐才能倒是没什么过人之处,反倒守关将领一个比一个难对付,前有蒋邺璩,后有这周昶。

也亏了那沈济舟不懂得知人善任,若是让这守关的将佐调到主力军中,萧元彻人马岂能兵锋到此呢?

与沈济舟的战事,已进行了一年有余,局势也从最初萧元彻防守反击,到如今攻守易型,萧攻沈防。

随着局势的变化,萧元彻从战线短的一方,变成了战线拉长的一方,沈济舟则反之。

如此,战线短,粮草好周转的鸿利,萧元彻的人马再也享受不到了,如今深入渤海五州境地,战线拉长,粮草的供应便有些吃紧,虽然之前麒尾巢补充了一些,但是无论灞城龙台还是旧漳等地的粮草都不能较为及时的送到前线了。

虽然有徐文若坐镇灞城,苦心孤诣的保障供给,但是形势对萧元彻也越来越不利。

反观沈济舟,由于战线收缩,他又将大部兵力集中于渤海城周遭,积蓄力量,以期在渤海城下,与萧元彻决战。

而这些关隘,更能自种自收,所以,在粮草上,萧元彻却是处在了下风之中。

正因此故,萧元彻才三日间急攻了天门关数次,无奈那周昶实在难缠,萧元彻不计代价的攻打,那天门关就彷如一根与次一,如鲠在喉,无论如何也拔不掉。

天门关近在咫尺,只要攻克,整个渤海便可完全暴露在萧元彻的兵锋之下,长驱直入,兵困渤海,也只是时日问题。

可是,就是这天门关,成了萧元彻现如今,最大的麻烦。

萧元彻这几日每日皆大聚武将谋士,商议如何攻取天门关。

只是,郭白衣病势愈重,虽兀自强撑,却精力到底不济,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

而诸如程公郡、郭白攸、刘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