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求道无门徒伤神(3 / 3)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赵佶突然想起龙虎山的张继先等人,接到自己的邀请后,确实会亲自前来东京汴梁城觐见自己。

但是在汴梁城住了一段时间后,便会借口不适应京师的繁华,转身就跑回了门派。

赵佶神色迟疑,暗想林灵素不会也像张继先等人,只是想着糊弄一下自己吧?

真仙在前,求道无望!

一股突然涌现出的失意感,在赵佶的胸腔间盘旋絮绕,让他觉得黯然伤神。

朕只不过是想要求个道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赵佶突然变得有些闷愤。

赵佶很清楚,徐知常,刘混康等道人,虽然习得一身异术,但对于真正的大道却参详不深。

但赵佶依然愿意,供奉着这些旁门的道人们,为的就是想要“千金买骨”,吸引到真正的道门真传。

可惜龙虎山张继先等人的态度,却让赵佶深深失望。

大道固然难求,然而张继先等人却只是接受了他的赏赐,对于付出则极度吝啬。

而徐知常,刘混康等人传授的所谓“道法”,不过是让他身躯变得强壮一些,肾水变得充足一些,再加上一些不为人道的“房中术”,因此子嗣众多,远超先皇兄哲宗皇帝。

“神霄府仙宴”的事情,让赵佶觉得,自己多年求道的辛苦,终于到了获得回报的时刻。

他对于“神霄府仙宴”途中遇到的,骑着青牛的林灵素,抱有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觉得这样一位神奇的仙家,说不定能够让自己多年的意愿,一朝得以实现。

因此当徐知常回到宫中,汇报说对方并没有应下诏令,前来皇宫觐见自己时,还觉得林灵素不愧是仙家风范,并没有像普通修道人那样,一味奉承自己。

可真正会面后,林灵素的行为,却深深地打击了赵佶的信心,让赵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赵佶蓦然对自己这些年来,示好道教的行为深感怀疑。

所谓真传难求,莫非自己真的没有机缘?

求取大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