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荀彧(2 / 3)

奋战在前。”

“如果是作为一军的前锋,那么他的行为,还可以起到鼓舞军心的作用;但他现在已经是江东之主,却还是喜欢如此行事,那么最后必定也会和孙坚一样,因轻率的缘故而亡。”

荀彧轻咦一声,转头望向郭嘉,反问道,“奉孝是否得到了什么,和江东大有关系的消息?”

郭嘉伸出右手递向荀彧,把手中的纸条递给了对方道,“孙策杀死了吴郡太守许贡。”

荀彧接过郭嘉递来的纸条,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字道,“许贡上奏,为孙策所知,怒然大怒,脱皖城战场,千里奔袭余杭,斩许贡于余杭新太守府。”

就在荀彧露出若有思索之际,郭嘉哂笑一声道,“许贡虽名为吴郡太守,但麾下却没有一兵一卒。”

“照理来说,应该对孙策丝毫没有威胁才对,但就算这样,孙策一怒之下,还是轻军赶往余杭县,斩杀许贡。”

“这样的人不是轻率,那世上还有何人的行为,被称作轻率?”

荀彧沉吟片刻,开口答道,“孙文台乃军中猛虎,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所以最终才为刘景山所害。”

“孙策是孙文台的长子,据闻年不满十四,便跟随其父行军作战,想来是继承了那位江东猛虎的作战风格。”

“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就连主公都私下里暗自感叹,狮儿难与争锋也!”

郭嘉哈哈一笑,脸上满是讥讽,无奈却力气不佳,笑到最后变成了几声咳嗽,只好尴尬道,“想不到文若亦揶揄至此,你是想说,孙策下场亦如孙文台乎?”

荀彧一呆,直接否认道,“这可是你郭奉孝说的话,可别赖在我的身上来!”

郭嘉淡淡一笑,并未作答,伸手又向荀彧递出了另外一张纸条。

荀彧哑然,低头继续看向第二张纸条。

“宫中道士,接二连三,成群离宫,结伴南下,虽行动诡异,但查其踪迹,皆向江东而行。”

看到这里,荀彧心中陡然一震,再也无法保持淡然的神色,转头望向郭嘉。

郭嘉点了点头。

荀彧暗自轻叹一声,问道,“主公知道了此事没有?”

郭嘉不可置否,反问道,“自然,一切机密,皆悉数报于主公,然后才会分发给各个主管的官员和下属。”

荀彧目光投向深深皇宫,露出不解神色。

陛下,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对荀彧来说,最近一段时间中,那位深居在皇宫当中的天子,每一次的行动,都让人无法理解。

他虽然对天下的道士,在不知名人士的号召之下,从天下各处,纷纷前来许昌,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因此而心存忌惮,还以为天子刘协,虽然还依然年轻,但却犹如秦始皇和孝武帝一般,想要追求什么长生不老,所以才会莫名号召天下的道士进宫。

而曹操又对这种情况一言不发,让荀彧更是心存不安,谁知就在准备想要进言的时候,又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荀彧伸手捏了捏鼻梁,终露出疲惫的神态,询问郭嘉道,“宫中的道士们,已经离去的占了几成?”

郭嘉道,“十成已经去了七成有余,按照我的推断,此事的背后另有他人在暗中设计。”

“估计到了最后,这几个月云集而来的道士,近乎会走的一干二净,只有少数几位才会留在宫中。”

身为天下顶尖士族的代表人物,荀彧自然知道,当年太平道起事,和宫中先帝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天下道士云集许昌,丝毫没有感到惊讶。

天下豪强做大,本朝每一代的天子登基时,又都只是冲龄,因此需要引援各方力量,对抗权臣和官宦。

但士人和豪强的力量何其的强大,就连两次“禁锢之乱”,都无法打破他们对朝政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