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碍着奶奶的“黄昏恋”,也为了奶奶不至于要为自己增加负担和操碎心,李正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就收拾好行李离开了老家。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小心翼翼收拾东西,然后轻手轻脚下楼离开教工楼的时候,奶奶徐秀琴正在三楼的小阳台上的盆栽后面悄悄地看着自己,悄悄地抹着眼角的泪水。
“孩子,原谅我,你终归有自己的路要走,别怪奶奶狠心……”
这一切李正是当然不知道的。
为了不当奶奶的累赘,他火急火燎买了高铁票赶回学校。
重返校园,好好读书,好好生活,将来等自己毕业了再把奶奶接来东海……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在高铁上,李正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了。
高铁很快,从老家到学校只要七个多小时。
两年半过去,东海的变化不算特别大,走之前有些动工的马路修好了,街边的原本一些卫生死角被清理后改成了街心小公园。
再看看周围,我滴那个娘嗳!
终于摆弄好了排位,宣传科的白丝瓜脸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退后几步,手持相机,摆出弓步,以一种相当专业的姿态咔擦了好几次。
门前顿时炸窝了。
“李正同学!”领导很和蔼,笑容很可掬,绽放开来如同一朵花儿般灿烂:“你为我们学院争了光!我代表校领导对你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你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里能再接再厉,再创新功!”
饭堂里有专门的单间,那是给学校作招待用途的。
不过太迟了,罗老师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英雄站中间,领导您站在这里,这里……”
“李正同学,没吃午饭吧?今天我们特地为你准备了一桌饭菜,算是为你接风洗尘!”
在东海大学法学院年念了三年多的书,李正愣是没进过这里一次。
“李正来了!”
他一手抓住相机,一手过来指挥各位院领导排位。
几个学院里的女生穿着旗袍挂着礼仪绥带捧着鲜花,两侧站着,几个院领导站在门边,有人看表有人交谈,再看看一旁,罗老师站在一旁的门柱旁,一脸看戏的笑。
下了高铁出了站,买了车票坐公交,然后转车再买票,很快到了法学院门口。
“热烈欢迎我院刑事侦查系学生、一等功臣李正同学重返校园!”
这一代地处城市边缘,本不是热闹地段,但因为周围有三所高校分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带来了人气,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商业圈,以学校经济为主。
还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李正接到了罗老师的电话,问他到了哪。
“领导们,都靠拢在一起,照个相,照个相……”
只见法学院的大门上挂着一道大红横额,上面写了一句让李正心惊肉跳的标语——
刚要转头找罗老师,宣传科那位摄影师就喊了:“李正同学请看镜头,不要左右乱看,对啦……笑一笑……很快拍完……”
被一群可以做自己爸爸的人簇拥着一口一个“英雄”地叫着,李正尴尬地就差没在地上当场用脚指头在地上抠出个三室两厅来。
李正甚至能感觉出领导手里的那种滑腻腻汗津津的感觉,如同他在野外生存时候抓住的蛇一样,又冷又滑……
说完又嘿嘿笑。
出于礼貌,李正只能目视前方,还要在脸上摆出一点点喜悦的表情,那感觉,比他拿着狙击枪趴在射击靶位上四个小时都难受。
拍照那位戴着个金丝眼镜,瘦白长脸,长得跟一根变异了的白丝瓜差不多。
那是一种几乎贴近本能的反应,毕竟相机长长的镜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