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这功夫。”
“出去之后,得保证缸里面的水不能洒,然后一块儿给穷人送去。”
“好家伙还带着水?”于迁手撑在桌子上不可思议道,而下面笑声传来不少,的确太奇葩了。
郭得刚格外地夸,“就为给穷人送水。”
“还送水,你弄一桶装水不行?非得弄一杠?”
“缸大,装的多,就是为帮助穷人。”
“那送点水管什么用。”
于迁一说,郭得刚再一次举例,看向一方,“忽然这屋老两口,老两口磨豆腐的,磨盘摔碎了,驴也丢了,一家的生计都没了。”
“怎么办?”
“你舅舅半夜三更越墙,一丈三的墙啊。”
“还是那家。”
“翻到地主家来,拿地主家的磨盘,再翻墙出来给穷人送去。”
“哎呀。”于迁都快听不得了,“比水缸还沉,但是没驴啊。”
“没事,我来。”郭得刚比划一下自己的脖子,“套自个儿脖子上,围着磨盘一圈一圈,足足转了一天半。”
于迁实在无语,开始吐槽,“您说这不是绿林好汉,一傻小子。”
“就说这样的人物,才能培养出于老师这样德才兼备的英雄来。”
“这都怎么培养的。”
“太棒了,我很佩服您啊。”重新看着旁边的师哥,郭得刚竖起一个大拇指来,“我希望有机会吧,我让后台的孩子们跟您学习学习。”
“嗐。”于迁立刻谦虚起来,“这都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问题。”
“但是您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不高。”
“为什么呢?”
“因为像您这种练功方法,我们来不了。”
这一个气口处,于迁楞了一会儿,“怎么来不了啊?我这个不会太苦。”
表情凝得十分难看,郭得刚摇摇头,“咱甭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咱就说您练那寒暑不侵,孩子们就受不了。”
终于到了老两口今天活的正题部分,后台坐着的齐云成看得别提多津津有味,
其余师兄弟也差不多。
而这时候于迁搞不懂了,“寒暑不侵?”
郭得刚开始解释,“练武之人为什么身体好,就因为寒暑不侵,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
“冷的热的都没关系。”
“于老师当初先练的冬天,奔哪的各位知道吗?”郭得刚问观众,观众肯定回答不出来,于迁给出一句问。
“哪儿啊?”
“呜苏里江畔。”
“那地方可冷。”
“没有人。”郭得刚咬着牙,伸出四根手指来,“零下四十多度,于老师上那练功去。”
“越冷越好练。”
“来到这,脱衣裳,从上到下来个一丝不挂。”
立刻郭得刚经典脱衣服的一幕出现了,他的相声段子中,于老师脱衣裳的次数不少,菜市口砍头是一次,负荆请罪是一次、酒店顶楼晒日光浴又是一次。
看着老搭档无实物的动作表演,于迁看着念叨,“背心,裤子也脱?”
“没有人看,裤衩也脱了。”
“那是,那地方哪有人。”
于迁刚吐槽,郭得刚改口看着十二点钟方向喊,“欸,你们这几个旅行团是怎么回事?”
“霍喔,好家伙,专门跑这来看我脱裤子是吗?”
哈哈哈哈!
剧场观众们的笑声不断,能想象到旅行团盯着大爷没穿衣服的状态和眼神了,郭得刚无奈,低头拿起裤衩的模样,“穿上吧。”
“赶紧穿,再不穿该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