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做?”
“的确,我有想法,只怕担心会出现阻力!这是我们中原皇朝有史以来的弊端,也是孔孟之道的弊端。”蓝闹之所以这么大费周章,就是因为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违孔孟之道。
“愿听详解!”杨士奇平静地开口。
“我准备在杭州作为一个试点,丝绸是一个畅销货,运输至南洋,能获得十倍的利润。生丝由桑农养蚕得到,但是丝绸人工织布。现在市场上,顶级丝绸很少,那因为布农在家里,用着简陋的织布机。上等的生丝,被他们织成下等的丝绸。而真正的丝绸商人,手中有着大量的织布机,却没有人愿意出门织布。我思考的是,那些有时间,有技术织丝绸的妇人,去由丝绸商的织布厂,帮他们织丝绸。”蓝闹也不知道怎么跟三位解释,所以说的非常抽象。
“太师的意思说,组织妇人去织布场织布,妇人付出时间,丝绸商付出银子?”杨士奇简单地将蓝闹的话,归纳为两句。
“对,没错。”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有难度。男主外,女主内,千年留下的思想,很难改变。”杨荣说了一句。
“短时间内改变百姓思想的确有难度,我们可以换一个法子。朝廷在杭州和苏州都有织造局,并且是由宫里太监管理。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织造局的名义,招收平民女工。一来可以提高丝绸的品质,二来为那些老百姓增加收入。”杨溥想出了一个方法。
“嗯,我看可行!”蓝闹点头道,同时对这三位内阁,感到满意。
“事不宜迟,我们就开始动手安排此事!”杨士奇也知道什么叫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