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7章(3 / 4)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2599 字 6个月前

他进一步解释道:“红蓝眼镜的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红蓝两色的滤光片来区分左右眼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然而,这种技术会导致颜色失真,因为红色和蓝色滤光片的颜色过滤能力有限,无法完全还原自然界的颜色。此外,长时间佩戴红蓝眼镜还容易引发视觉疲劳,影响观影体验。”

相比之下,偏振眼镜通过过滤不同方向的偏振光来区分左右眼图像,能够更精确地还原自然界的颜色和细节。由于偏振光能够控制光线的振动方向,因此偏振眼镜可以只让特定角度的光线进入眼睛,从而实现立体效果。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眼睛,减少视觉疲劳,提供更为舒适和自然的观影体验。

李世民听后,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随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真是令人惊叹的技术!我大唐的文化产业发展必将因此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他侧过头,好奇地问李恽:“李愔是如何得知到这个东西的?”

李恽愣了愣,这个问题他实在难以回答。虽然他对李愔的知识面感到惊讶,但李愔从未透露过自己是如何得知这些信息的。

“父亲,我不知道六哥是如何得知的。”李恽坦诚地回答,“但六哥对科技的前瞻性令人叹服。他所关注的方向,往往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李世民听后默然片刻,显然在消化李恽的话。他虽然对李愔的举动感到不解,但也意识到李愔的眼光和判断力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或许,这就是天赋吧。”李世民轻轻叹息,“希望他能将这些知识用于正道,为大唐的繁荣做出贡献。”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都想着各自的心事。对于李恽来说,这次的观影之旅让他对大唐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他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是,六哥的强大,无人能及!相信未来,还会出品更多的三维产品,会有更加逼真的东西出来。”李恽这么说道。

他话一出,让李世民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继续追问:“那这部电影的剧本是谁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必定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之手。”

李恽恭敬地回答:“回父皇,是苏玫执笔。”

“苏玫?”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的笔力依旧是强大的!很好,朕决定要大力推广这种三维电影技术,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这种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让苏玫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剧本!大唐需要这样的人才!”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苏玫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展现出对大唐文化产业发展的雄心壮志。李恽默默地听着,心中对李世民的明智决策充满了敬意。他知道,这次观影之旅不仅带给他们震撼的视觉体验,更为大唐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恽点头答应下来,他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不仅对于大唐的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对于苏玫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决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苏玫和三维电影在大唐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会的,父亲,我会同她说的!而且有六哥在,一切都不是问题。”李恽微笑着回答,语气中充满了对李愔的信任。

确实如此,只要有李愔在,一切难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李世民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对李恽的话深表认同。

他深知,只要有李愔在,那些看似棘手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之道。这就是李愔的独特之处,他的存在为整个团队注入了无限的信心和动力。

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只要有了李愔的助力,电影产业必定能蓬勃发展,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对于未来的电影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质的飞跃。

然而,整个大唐像苏玫这样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李世民深知这一点,他决定要更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