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喝碗汤。
到了院门口,徐容下车前,扶着车门道:“你路上慢点,注意安全。”
“嗯,好。”
下了车,徐容穿着件黑色衬衣,休闲裤,拎着本崭新的笔记本,伫立在人艺正门大门前。
其实真正说起来,今天,才算是他人艺演员生涯的开始。
这里是现实主义表演方式的发源地,在过去,这里是国内演员的圣堂,活跃着一位位被业内奉为神话的艺术家。
望着门口石碑上的八个大字,徐容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怅然,紧随着欧阳老先生故去,一个月前,被称为“人艺戏魂”的林连昆老先生也阖然长逝。
随着老一辈渐行渐远,人艺的荣光,越来越淡了。
不可否认的是,影视以其低廉的价格、便宜的方式,对话剧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曾看过一场囫囵的话剧。
话剧和电影,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只不过一个在舞台上,一个通过荧幕呈现,但是本质上,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下讲故事,只不过一个一镜到底,一个是一条一条的剪辑而成。
“怎么不进去?”
在徐容感慨之际,戴着顶黑色棒球帽的濮存晰来到了他身边,见他站在门口却没进去,好奇地问道。
徐容稍微的偏过头来,冲着门口刻着字的石碑扬了下巴,笑着道:“看着这块石碑,感觉有点压力。”
濮存晰闻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脸上突然放出了点笑容,并且这点笑容愈来愈盛,愈来愈浓,到了最后,他伸手重重地拍了两下徐容的肩膀,道:“有压力就对啦,走吧,以后来的次数多着呢,想看也不着急这会儿。”
“咔嚓。”
随着一道快门声,徐容忙转过头,只见徐凡笑着冲他摆了摆手中的手机。
站在她旁边的宋单单瞅着一脸愕然的徐容,打趣道:“哎呦,这不是徐老师嘛,见你一回可是真不容易。”
“宋老师说笑啦。”徐容苦笑了一声,他七月入职,先前虽说来过几次,但是到了今天,才正式打卡上班。
说着,他又看向徐凡,问道:“徐老师,你刚才是?”
“看你们聊天,给你们留张合影。”
徐容轻轻地点了点头,他不太喜欢徐凡,倒不是因为她是冯小钢的老婆,而是她完全长在了他的审美的谷底,尤其是她那嗲嗲的声音。
没有任何缘由,单纯的莫名其妙的不喜欢。
“走吧,先进去再说。”
一边走,濮存晰一边道:“你前阵子耽搁了,但是回炉班还是得上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由朱旭老师和郑融老师轮着带你。”
徐容愕然地转过头,不大确定地问道:“朱老师和郑老师,他们俩,带我一个?”
“咋样,荣幸吧?”
徐容本以为,带自己的应当是朱旭,因为李雪建老师的关系,朱旭是最合适带他的老先生。
可是郑老爷子是怎么回事?
一个科普性质的回炉班,不至于吧?
人艺有人艺的风格和传统,比如新人入院之后,首先由老先生带着,了解院史、剧目风格、表演风格等等,而后从看戏开始,跑龙套、演配角、演主角。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人艺本身的表演自成体系,中戏的学生进来之后,熟悉的相对快一点,因为如今的中戏,其中的一半本身就是照着人艺来的。
这涉及到两桩陈年旧事,一桩是五十多年前中戏话剧团并入人艺,第二桩是过去中戏学习、研究的都是国外的演剧体系,结果被人质问:你们中戏是研究西方戏剧的,那有没有民族化的、咱们自己的东西?
《万古神帝》
经此一事之后,人艺正式和中戏联姻。
而今天他的待遇,虽不及副院长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