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德国票房(2 / 3)

子,也就长70到75公分左右,虎头现在身高已经81公分,体重13.5公斤。

高出别人家孩子一大截,去医院检查啥病没有,就是营养过剩。

出生到现在几乎没生病,就发一次高烧,两天以后就好。

就是有点多动症,太淘气,现在会走,四处溜达。

“要,要,要。”

一大块西瓜,很快就吃完,现在还要。

虎头和他一样,都喜欢吃西瓜。

再给他挖一块。

沈大姐在旁边说:“吃完这块别给了,晚上尿多。”

正在吃西瓜,手机响了。

“李姐给你打的电话,这个李姐是谁呀?”

“李美敬,cj娱乐公司的社长。”

李美敬打电话没别的意思,就是祝贺他,《燃烧》观影人次突破200万,问他有没有新项目?

《燃烧》7月11日在韩国上映,截止目前上映21天,今天8月1日,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出20天的票房。

《燃烧》统计出观影人次2098471人,原本预计100万观影人次,在上映8天后,就已经打破。

《燃烧》不止在韩国票房不错,欧洲和北美票房成绩都已经超过预期。

欧洲票房最高的不是法国,也不是西班牙,而是德国。

法国票房821万欧元。

西班牙票房309万欧元。

德国票房836万欧元,德国还比法国晚上映一周。

德国晚上映一周的票房,反而比法国多15万欧元。

《燃烧》有一点独裁的影子,德国观众看《燃烧》,就像看自己国家的事,特别是崔成勋这个角色,激情、诱惑力的演讲,留着小胡子,特别像德国的小胡子。

70年代美国学者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名叫《浪潮》,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我们变成独裁,只有5天时间。

《燃烧》有一点《浪潮》的影子,结果就是人类进入集体后,智商是减弱的,每个人都有依赖性。

《燃烧》教会中这些女人,她们都依赖崔成勋,所以他才能这么轻而易举控制着她们。

《燃烧》在世界各地上映,引发激烈的讨论,美国70年代《浪潮》的实验,再次被拿出来说事。

不止宗教、金融、政治等等话题,还有独立个体和集体性话题。

特别是关于人类的欲望。

英国《卫报》就报道,当我们是尹正男时,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尹正男做空自己的国家,道德上肯定被批评。

但是换位思考,当我们成为尹正男时,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会和他一样?

《卫报》做出统计,统计人群就是观看《燃烧》的观众。

得出结果情理之中,又有些意外。

56.7的观众选择尹正男同样的道路。

35.1的观众选择不会做空自己的国家。

8.2的观众选择弃权,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如何选择。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多数人选择与尹正男一样,这点在情理之中。

意外就是《卫报》发现英国的新问题,英国民众对国家归属感减弱。

这点不是刚发现,而是早就发现,人们发现英国精英阶层,更偏向美国。

贝克汉姆、英国演员、金融人士,或者其他精英阶层,大部分选择去美国生活、工作。

英国演员更向往好莱坞,金融人士向往华尔街,贝克汉姆就是想多赚钱。

这时电影届还有很多经济、文化学者发现,《燃烧》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宝库,可以发掘的东西很多。

比如亚洲很多观众知道,亚洲金融危机不是西方媒体说的那样。

西方媒体说是亚洲国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