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个。
但是随即贾母的面色又缓和了下来。
她也明白,家里为了后头的园子,着实是费了太多太多的银子。
家里家外,能动用的地方,几乎都动用了。
即便是她,也为此出了好几万的私房悌己!
王夫人的难处,她也明白。
并且她也知道,自从当初打通东跨院,两房合二为一,这种事情,就不可避免。
按理说,既然是一家人,收入和支出,就该统一。
但是一家子这么多人,总不至于真的不分彼此?
比如,别人孝敬贾母一些什么好东西,她也必须要拿出来,给大家分分吧?
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按照家里以前的惯例,个人所得到的财货,自然是个人分配。
而府里的田庄地铺,以及各家礼尚往来,都是由官中统一入账和支出。
这放在以前,贾赦和贾政账目分开,完全没问题。两边各论各的。
可是现在,家里又合二为一了。偏偏贾政和贾琏,都能在外头立事,这就不可避免,有分歧。
比如,以前贾政一个人当家,其他人看他或者王夫人面上,送来的东西,他们可以自己留着用,也可以送到官中入库。
再比如,元春的赏赐,若没有指明给贾母或者其他任何人的,都是直接入官库。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
官库里的银子,需要贾琏和贾政两房共同使用。
贾政的同僚或者朋友,再送礼到府上,王夫人会让它入官么?
显然不会。
这一年来,王夫人也是这么做的。
王熙凤,更是这么做的。
这几年,贾琏连连不断的获得各种赏赐,旁人给贾琏送礼等,王熙凤基本都是飞快的收到家里放着,自己支配。
如此一来,大家都各有盘算,官中出的多,入的少,自然入不敷出。
以前还没显现出来弊端,毕竟有百年公府的底蕴支撑着。如今一个大观园的建造,让官中承受了它不能承受之重。
繁华褪去,显露出真实面貌来。
这下子,王夫人犯难了。
王熙凤倒是无所谓,反正官中再艰难,她的私库仍然肥沃,根本不用担心。
这也难怪,王夫人会看中太后封赏的这些东西,想要问问贾母,看是否可以充入官中使用。
在王夫人看来,只要贾母答应,王熙凤也不会不同意。
王夫人甚至有些暗恨,以前王熙凤对她也是言听计从的,但自从贾琏得势之后,王熙凤对她,越发阳奉阴违。偏偏王熙凤又很聪明,圆滑,让她也拿不住痛脚。
王夫人如何知道,王熙凤之所以不再听她的话,乃是贾琏日夜吹枕边风的缘故。
在贾琏的反复提醒之下,王熙凤也意识过来,以前的王夫人,确实有利用她的嫌疑。
利用她善妒的心理,不让贾琏纳妾,而她自己又生不出儿子,将来贾琏身上的爵位,很有可能就落到二房去了。
再加上,当初他被太后申饬降罪,差点被休出贾家,王夫人这个姑母也没有帮她。反而是贾琏,对她不离不弃,两相比较下来,她自然明白该依赖谁了。
“老太太,清点出来了,你老瞧瞧,可有什么看中的,只管拿去。”
王熙凤很会做人的,知道大家看她眼热,转头就想要收买贾母。
贾母接过清单来,瞅了一眼,心中着实不想开口。
其实,东西看着多,真加起来,也不过值个二三千两的银子。放在以前,这点银子,还真不能入她的法眼。
“凤丫头,如今你管着家,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