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维多利亚帝国的灭亡?我觉得这根本就是那些旧势力不愿意妥协罢了。”
“但是如果要消灭旧势力,那也就没有什么联合王国了,事情会变得跟古代没什么区别,我们几个大打出手,因为争抢权势而把无数人送上战场,最后让维多利亚遍地滩涂,最后胜者戴上皇冠。继承维多利亚帝国以及它的全部血腥灵魂,唯一的区别就是我可能建立一个开明一些的共和制...这大概是唯一安慰人心的地方。”
可莉莎说完自己的意思,这些话让菲莉达不禁面露无奈,她觉得死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为了稳定而打起来的战争也不能说是邪恶的,消灭其他的王国统一维多利亚是每个君主都在想的。
不过她脑子里想的居然是如何不通过战争方式解决问题,倒是让菲莉达开了眼界。
在古代,领主可以随便以宣称的名义挑起战争,将领地里的所有农民或者人员武装投入战争,战后领主霸占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失败者向征服者俯首称臣,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不过现在不行了,各位老爷们打仗的时候还要找到一个借口说服领地里的人们,打仗是合法的,这个东西是法理制和宣称,即这块土地“应该属于我”,而你霸占这里是“非法的”,这样就能让人们觉得自己打仗为领主去死理所应当。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发后,这个激励国民去心甘情愿厮杀的机制又变成了民族和国家。
在威塞克斯革命以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即便是法理上有优势,也不能让人们觉得侵略和战争就是合理合法的。全维多利亚有良知的人都在反对包围网战争,反对帝国对威塞克斯政府的绞杀,很大程度上在于民意——人们觉得这是不对的,而不是空泛的法律决定该不该打仗。
所以现在,一般民意都反对主动挑起战争,支持保家卫国的防御战争,声讨侵略而期待稳定与和平,统治者也自然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随意用征服的名义开战。
可莉莎对此不以为意,她还是觉得,联合王国可以一试,既然民主思潮在扩散,民意在政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和平统一的方案就该被尝试。
随后的日子里,直到8月世界大战爆发,不管是在第二次公爵会议,还是其他的大小会议,可莉莎都在宣扬和平统一的联合论,不过没有太多人支持这套方案,直到维多利亚内战爆发和她本人遇刺,伤痛才彻底改变了她,使得这个一直追求完美解决办法的人不再那么理想化,并准备为维多利亚的统一诉诸武力,所以联合方案正式死去,究竟是谁的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