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贝勒间的明争暗斗(3 / 4)

倒将台下的众多贵族,震得久久不语。

偌大福陵,人头攒动,却宛如万籁俱寂,唯独秋风猎猎。

但是,当阿济格与多铎看见前方三个不动如山的大贝勒,尤其是阿善递过来的充满严厉警告的目光,竟都踟蹰不前,唯独多尔衮,毅然而又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先是张开双臂作势拦截,旋又并指为剑,指着阿善吼道:“老……二哥,你什么意思?你想杀我额娘?你吃干抹净……”

多尔衮很想把阿善丑恶的行径,当着众多族人和明使的面抖出来,却瞥见黄台吉看向他的目光,骤然凌厉了起来,便生生地止住了。

此时此刻,率真耿直冲动热血的少年多尔衮,突然有些懂了。

他沉默了下去,但那张倔强的脸和那双倔强的眼睛,却依然透着倔强的意志。

面对多尔衮激烈而又无声的质疑,阿善深深吸了口气,便沉声喝道:“十四弟,父汗遗诏在此,你可是亲自要勘验真伪么?”

阿善说着,便用力地将锦帛举过头顶,虎目圆睁,直瞪着多尔衮。

别说,他虽常年好相与,也不怎么发脾气,可一旦发起怒来,还真的挺有威势的,更高举着所谓的“父汗遗诏”,以壮声势。

便连年少轻狂的多尔衮,都不敢直樱其锋,指着他“你”了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最后,多尔衮只好将摊开的手掌紧紧地握成拳头,狠狠地凌空一挥,看向一言不发的黄台吉,用几乎哀求的声调吼道:“八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谁知,被他寄予了最终厚望的八哥黄台吉,自从改元了“天聪”,正式成为女真族的第二任大汗之后,便就像换了个人一样。

此时此刻,也只是平静地望着他,轻描淡写地说道:“十四弟,这是父汗写给我们兄弟的最后一份诏书,为兄也没有办法。”

“什么!这……怎么可能!”听着他的话,看着他的态度,多尔衮先是惊得呆住了,可是很快,他便什么都明白了。

——父汗有遗诏也好,没遗诏也罢,总而言之,是八王之首的老好人阿善,以及刚刚确定承袭汗位的伪善之人黄台吉,要联手置自己的额娘,于死地。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额娘身为大妃,本就身份尊荣,又长袖善舞,颇有谋略,最重要的,她是有着三个贵为贝勒的亲生儿子。

假以时日,哪怕黄台吉的汗位已经非常稳固了,也由不得他不芒针在刺,所以才要籍此机会,以殉葬的名义痛下杀手,否则,怕是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用他大明汉民的话来说,就是过了这个村,便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心思灵巧的多尔衮很快便想通了这些,且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阴损的计谋多半是黄台吉的手笔,阿善与额娘之间……

虽然难以启齿,却毕竟有着肌肤之亲啊。

可是……老八哥黄台吉,昨天还对自己好言相劝,前天还与自己把酒言欢,大前天还对自己推心置腹,言语之间却鲜有痕迹,却很明显又是拉拢又是许诺啊。

一切的一切,片段一般在多尔衮的脑中闪过,像是串起了一部电影一般,也让他豁然明白:自己这个所谓的老八哥行事,哪有什么痕迹不痕迹的,分明就是滴水不漏,恐怖如斯啊!

多尔衮念及此处,细思极恐,明明秋阳正好,正徐徐升起给大地带来一份特腾腾的光辉,可他却只觉得如坠冰窖,浑身发寒,双眼阵阵发黑。

他能去勘验“父汗遗诏”的真伪么?

不!不可以!哪怕上面其实什么都没写,他也不能!

他蓦然想到了阿善怒吼中的意思,既是警告,又是苦劝,还带着一丝相当隐晦的惭愧——他保护不了自己的额娘,却想尽全力地去保护她的儿子。

长兄如父!长兄如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