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布政使衙门。
只有布政使是老成持重之人,开拓与稳步前进要并举。 爪哇以西将旧港岛、满剌加地区和大西岛进行直辖。 满剌加只要是控制住西进的满剌加海峡。 北部的土著也会逐步的收复,将其纳入大夏治理之中。 而再向北的象国、掌国、真腊、勃故等,均为大夏藩属国。 这些地区立国时间比较久远,国内的统治也算是稳定。 暂时来说保持藩属国的独立地位也是比较合适的。 再说,基本上处于大夏领土的包围之中。 还怕这些地方能跑了不成? 等到后面慢慢收进来就是了。 旧港、满剌加和大西三处,设置为中南布政使司。 当初这名字很多人还不理解,明明此处是南海布政使的西侧,为何叫做中南。 李成默默一笑,胡扯了一通西南给其他地方留着之类的话,就定了下来。 中南布政使司管理广阔的中南半岛,叫这名字也没啥不行的。 如此一弄,大夏的疆域飞速扩展,整个新的疆域图,占到养心殿的整整一大面墙。 不然决计是放不下的。 尤其是海外领土,比中原部分宽泛的要多得多。 加起来比起现在在内陆的控制区域,海外领地足足是其五倍有余。 若是这张地图传到中原诸国,恐怕会直接吓坏那些人。 还没开眼看世界,大夏就有这么多海外领地了。 就是周、晋等大国也得哭,还得哭晕过去那种。 当然这些地方也需要迁移人口过去。 李成将这些年继续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人口中了。 累计向北海、东海、南海和中南地区,迁移华夏汉民共计350余万,大大充实当地人口。 来处自然是宋末、明末等几个时代,也算是救人行善了。 这些人口将充实海外领地,将其变为以华夏汉人为主的结构。 也方便中央的统治和管理。 李成此时站在地图前,也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这样的地图看着都高兴,华夏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剩下的就是着力解决中原地区的事物,海外平稳发展就好。 四大院会比他要操心的多,只是中原地区要从哪里下手呢? 唐国还要再养一段才能宰杀,武国刚签订了和谈协议。 新宋憋在那旮旯里面委屈求存,没啥理由动手。 李成一路向西看到了有“十国流氓”之称的荆国。 不如将高氏的荆国拿下来? 看着他堵在大江中游就闹心。 但是应该用什么理由下手呢? “报!国安院江总理求见!” “送理由的来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