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亲自拜访(2 / 3)

纽约1995 十一是十一 3422 字 2021-11-16

其中每一项,你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报纸杂志电视节目,也不多,一共十二项,我的助理只花了2个小时就全部证实了,而且主要集中在法国南部的媒体,覆盖面最广的只有5月12日的巴黎日报的文章。

相信你见到这份清单之后,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这类宣传只是为了增加《美丽人生》在戛纳地区的曝光度,实际对冲奖并无帮助,戛纳又不是观众投票,也不看票房,更多是看评审团成员们对影片的观感。

但是这类宣传确实能够给在抵达戛纳的参加电影的电影人和普通观众面前营造一种《美丽人生》受到万众瞩目的感觉,这就是哈维的冲奖策略。

有效吗?确实有效。

但实际效果有多少呢?微乎其微。

这只是一种心理战术,实际效用还不如给马丁·斯科塞斯打一个电话。

我打过,在我看完《美丽人生》后从影院出来的半个小时内。

而且我确定哈维至今为止,并未和马丁·斯科塞斯取得任何联系,因为哈维的擅自剪辑,使得他在导演团体里并不受欢迎,德帕尔马、马丁……他们其实都不待见他,更不要说他为了《非强力春药》的票房在档期竞争中收买媒体抹黑《赌城风云》这桩恩怨了。”

说话间,白奎因掏出手机放在桌上,说道:“你现在可以打给马丁问问哈维是否向他游说了。”

罗伯托对白奎因的话半信半疑,手刚伸出去,又收了回去。

即便打给马丁·斯科塞斯又能怎么样?

这种事情本就很难证明,而且即将颁奖的敏感时期,即便用白奎因的电话去联系评审团主席,也是一桩把柄,被人知道了,说都说不清。

白奎因早就料到了罗伯托的反应,他说这些只是为了打开一个怀疑的缺口,接下来才是重点。

随后白奎因又掏出一叠文件,意大利文的,推到罗伯托夫妇面前,说道:“其实现在计较米拉麦克斯到底为了金棕榈出了多少力,已经很难统计了,不如我们展望未来。

我相信哈维应该大致和你说了他帮助《美丽人生》冲击奥斯卡,将会做哪些工作吧。

如果我没猜错得话,他肯定说得是,先发动媒体吹捧一波,然后搞几次活动请一些好莱坞名宿出席的晚宴、舞会什么的,发动会员投票,最后媒体在提名公布后集中轰炸,造成众望所归的效果……

他每次说得都很笼统,从不说明那些是他公关过的媒体,那些是自发为影片站台的。

我和他合作了多次,对他的那一套非常熟悉,他会表现出自己在政界关系有多深厚,大统领也是他的好哥们,在媒体行业有多少朋友,又有多少影评人唯他马首是瞻,但是具体到个人和事件,他就绝不会提,在他看来他的所做所为要保持一些神秘感,这么做便于他将一些本不属于他的功劳揽入怀中。

所以,类似我这个运营计划表,他是绝对拿不出来的,如果将来你们将《美丽人生》交给我们韦德马克映像发行,到时候我们可以按照这上面的约定一个一个来验证……

《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客》、《娱乐周刊》、《纽约时报》、《综艺》……

这些媒体我们都能搞得定,我们会按照时间节点层层铺开,你看,我将整个发行和冲奖的周期分了三个大的时期,每个周期都有对应的目标和任务节点。

除了报纸、杂志、电视,我们还有一个米拉麦克斯还未建立的宣传平台:网络!

从门户网站,到电影类别网站,我们在每一家都有大量的人员负责引导舆论,推广作品,这从《无间行者》的票房就能看出来,我们硬抗了大船的冲击,获得了一亿多美元的票房,其中有三成观众是通过网络知晓《无间行者》最后决定前去观看的。

你可能想说票房和你又没什么关系。

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