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选角(3 / 4)

纽约1995 十一是十一 4718 字 2021-11-16

勒可能是担心《蝙蝠侠与罗宾》的竞争过于激烈,希望选个比较稳妥的《星河战队》。

蝙蝠侠系列的前三部,口碑和票房都很好,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一部蝙蝠侠和一手打造这个系列的蒂姆·伯顿没有关系了,但导演乔·舒马赫依然是第三部《永远的蝙蝠侠》的导演。

好莱坞相信续作,有前作的口碑,续作至少不会大扑。

《星河战队》既然以特效为主,演员发挥的空间可能不大,即便是女主角也有可能成为特效的陪衬。

熟悉莎拉脾气的白奎因,简单权衡一下利弊,还是建议莎拉去试试《蝙蝠侠与罗宾》,而且可以在她被青春偶像形象固定下来之前,先积攒一些大制作的资历和人脉。

既然支持女朋友,白奎因也不能仅仅在口头上说说,立即当着莎拉和利兹·米勒的面打电话给哈维,探听这部电影的情况,帮着寻找能够决定选角的关键人物。

“嗨,qb,我的小朋友,我看到你的tv了,老实交代当时你一定要分一部分《邦妮和弗雷克》的录像带发行收益,是不是就想到这个办法了,用歌曲再带一波热度,昂?”

哈维虽然说话嘻嘻哈哈,但依然表达了问罪的态度。

白奎因只好解释是自己抠门,为了节约tv制作费用才用的权宜之计。

哄好了哈维,谈话终于进入了正题。

“《蝙蝠侠与罗宾》啊,这项目我知道啊,华纳今年的大制作,我还有个小金丝雀想要塞进去呢……等等,你不是想要演罗宾吧?

别想了,那个角色已经到了最后一轮试镜了,他们看中了克里斯·奥唐纳,那个凭借《闻香识女人》一炮而红的小子,而且你比乔治·克鲁尼壮太多了,罗宾怎么能比蝙蝠侠壮!”

白奎因赶紧解释:“哈维,不是我要演罗宾,而是我女朋友莎拉的到了蝙蝠女的试镜邀请……”

对面陷入了沉默,过了十多秒,哈维才开口:“我们的目标不一致,qb,我希望乌玛瑟曼获得毒藤女,但是我了解过蝙蝠女的情况,选角只是过场。

华纳里面有人已经锁定了那个角色,甚至为了让金发小妞能演蝙蝠女,特地让编剧把蝙蝠女从戈登探长的成年女儿改成了阿福管家的未成年侄女。”

听筒另一边的三人纷纷表现出失望的情绪,但哈维却话锋一转:“如果你想要争取一下的话,我可以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他是我们的人,很巧,小莎拉也是,如果他愿意帮忙的话,还是有希望的。”

一个在剧组里有影响力的犹太人,果然是个好消息。

哈维嘱咐白奎因等消息,便挂断了电话。

尽管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莎拉当晚还是卖力地回报了白奎因。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前一天白奎因还在请哈维帮忙搞定试镜,第二天却变成他在试镜别人。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筛选,《美国精神病人》的几个主要角色也进入了最后一轮试镜。

韦德马克映像特意租借了一个华纳的摄影棚,简单搭建了一些场景用于试镜,可见克里斯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白奎因翻看了一下资料,进入最后一轮试镜的男主角人选有三个人,之前全都没有见过。

目前呼声最高的是来自英国的伊万·麦格雷戈,曾经主演过《猜火车》,他扮演的毒虫形象非常传神,乔·德雷克和克里斯一致认为他能够演好精神分裂的男主角。

第二候选人是托比·马奎尔,童星出身,颜值和演技都不错,曾经陷入酗酒的麻烦中,但奥利弗·斯通导演认为正是那段经历可以让托比·马奎尔能把帕特里克·贝特曼(电影男主)演绎到位。

最不被看好的第三候选人恰恰是白奎因的关系户,来自哈维推荐的本·阿弗莱克。此人个子挺高,和白奎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