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章 开工吧(2 / 3)

外科教父 海与夏 3167 字 2021-11-06

么药物、设备和医疗条件,给我一份详细的清单,要快!”杨平来不及讲课,史蒂文已经等不起。

必须进行介入手术,如果有这方面的载药微球更好,特别是柔性支架载药微球,吸附凝血药物,送到血管瘤的位置,微球携带的凝血药物在局部逐渐触发凝血机制,形成血栓,没有血流经过,动脉瘤自然不会有血流的冲击,也就不存在破裂,两个星期后,血栓成为陈旧性的血栓,稳定性增加,在返回地球时可以承受高速坠落带来的冲击。

载药微球技术比较成熟的公司,英国sphere公司,中国恒瑞,它们的栓塞微球dc bead、hepasphere、callispheres,都是用于治疗肝癌的,通过离子键主要和氢键作用与蒽环类结合,可以精确定量,到达病灶后通过离子交换机制缓慢释放药物。

如果微球能够搭载凝血酶之类的凝血药物,无需释放,让它在目标部位局部产生作用。

一些公司的实验室目前在正在研究此类微球,杨平具体不知道能否发展到临床使用。

如果没有此类微球产品,只能使用传统的弹簧圈来进行栓塞。

金属的弹簧圈栓塞后续存在风险,解决动脉瘤危机之后,史蒂文总要返回地球,不可能一辈子呆在空间站。返回地球时高速坠落,弹簧圈一旦在脑内移动,也有生命危险。

所以第二种方法,弹簧圈栓塞,控制病情后,为了顺利经过高速坠落,需要开颅手术将这根动脉结扎处理。

在空间站上开颅,还是做脑干的手术,简直天方夜谭。

杨平介绍完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使用第一种方法,一次搞定,简单安全微创。

“不管哪种方法,我想知道成功率?”

马西莫教授一直没有说话,他对杨平的这种自信很反感。

“这位是马西莫教授,约翰霍普金斯介入科主任。”约翰内森见机行事,遇上需要介绍的,就介绍一下。

“你好,马西莫教授!”

杨平在系统空间看过的很多经典介入著都是他的作品,目前引领行业方向的最新微型弹簧圈也是他设计的。

不过现在杨平没心情也没时间夸他几句。

“成功率?如果一定要一个确定的数字,八成以上。”杨平也只能说个大概的。

“百分之八十?”马西莫差点忍不住当场大笑,神棍也不敢这么吹,约翰内森请的什么人,就是一根神棍,哪怕说百分之三四十,马西莫也愿意听下去。

“怎么了?教授,我说错什么了?”杨平觉得他的表情太夸张。

“你没有说错,或许是我听错了,这类病人的介入,杨博士做过多少例?”马西莫质问的语气。

这个时候,分秒必争,天上那个动脉瘤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了,你还跟我搞辩论。

“马西莫教授!这是怀疑我的手术能力?我没有时间接受你的质询,你们请我来休斯敦,是接受你的质询?还是帮助处理危机,如果是前者,我没有这份闲心,相信你也没有,现在要么一切听我的,要么你们自己解决问题,帮我买好机票,我立马回中国。”杨平有点不耐烦,生死关头,那有功夫跟你扯淡。

吉姆巴萨觉得马西莫这样的纠缠虽然合理,但毫无意义,不合此时的急救场景,有约翰内森和梅奥背书,不需要任何怀疑,否则就不会请他。

“医疗救援的技术实施,听从杨平博士的指挥,不接受反驳与辩论。”吉姆巴萨稳定局面。

“我们立即联系sphere公司,询问是否有凝血药物的载药微球。”nasa首席医疗官阿尔法立刻行动。

紧急救援小组,直接受命总统,吉姆巴萨任组长,非常时期,可以调度一切资源。

这种直接由救援小组调度资源,扁平式的危机管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