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皆能藏之,故可名腑,亦可名脏也。」
奢龙曰:「修真之士,何必留心于此乎?」
岐伯曰:「人欲长生,必知斯大义,而后可以养精气,结圣胎者也。」
奢龙曰:「女子有胞以结胎,男子无胞何以结之?」
岐伯曰:「女孕男不妊,故胞虽属女子,而男子未尝无胞也。男子有胞而后可养胎息,故修真之士,必知斯六者。至要者,则脑与胞也。脑为泥凡,即上丹田也;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凡。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广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世人多欲,故血耗气散,髓竭精亡也。苟知藏而不泄,即返还之道也。」
奢龙曰:「六者宜藏,何道而使之能藏乎?」
岐伯曰:「广成子有言,毋劳形、毋摇精、毋思虑营营,非不泄之谓乎?」
奢龙曰:「命之矣。」
陈士铎《外经微言》曰:「脑、髓、骨、脉、胆与胞,非脏也。非脏而以脏名之,以其能藏也。能藏故以藏名之,人可失诸藏乎?」
折叠编辑本段三关升降篇
巫咸问曰:「人身三关在何经乎?」
岐伯曰:「三关者河车之关也,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闾。」
巫咸曰:「三关何故关人生死乎?」
岐伯曰:「关人生死,故名曰关。」
巫咸曰:「请问生死之义。」
岐伯曰:「命门者水中火也,水火之中实藏先天之气。脾胃之气,后天之气也。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二气必画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然而后天之气,必得先天之气,先交而后生;而先天气,必由下而上升,降诸脾胃,以分散于各脏腑。三关者,先天之气所行之径道也。气旺则升降无碍,气衰则阻,阻则人病矣。」
巫咸曰:「气衰安旺乎?」
岐伯曰:「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
巫咸曰:「善。」
陈士铎《外经微言》曰:「人有三关,故可生可死。然生死实在先天,不在后天也。篇中讲后天者,返死而生,非爱生恶死也。人能长守先天,何恶先天之能死乎!」
折叠编辑本段呼吸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
岐伯曰:「天地人同之。」
雷公曰:「心肺主呼,肾肝主吸,是呼乃心肺也,吸乃肝肾也。何有时呼出不心肺,而属肾肝;吸入不属肾肝,而属心肺乎?」
岐伯曰:「一呼不再呼,一吸不再吸,故呼中有吸,吸中有呼也。」
雷公曰:「请悉言之。」
岐伯曰:「呼出者,阳气之出也。吸入者,阴气之入也。故呼应天,而吸应地。呼不再呼,呼中有吸也;吸不再吸,吸中有呼也。故呼应天而亦应地,吸应地而亦应天也。所以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而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而言之也。呼出肾也肝也,从地言之也;吸入心也肺也,从天言之也,盖独阳不生,呼中有吸者,阳中有阴也;独阴不长,吸中有呼者,阴中有阳也。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天之气下降者,即天之气呼出也;地之气上升者,即地之气吸入也。故呼吸出心肺,阳气也,而肾肝阴气,辄随阳气而吸入;肾肝阴气也,而心肺阳气,辄随阴而俱入矣。所以阴阳之气,虽有呼吸而阴阳之根无间也;呼吸之间虽有出入,而阴阳之本无两岐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外经微言》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是一是二,人可参天地也。」
折叠编辑本段善养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春三月谓之发陈,夏三月谓之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