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崔家名士(1 / 3)

公孙瓒来使,请沈续往涿县一叙。

自然不是为了庆贺迁治完成……

原因为何,沈续也知。

区域聊天频道,已将此事吵翻了天。

乌桓又祸乱辽东了。

没了公孙瓒镇守的辽东,可谓是变成了乌桓的后花园……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至于玩家……

压根就不能指望。

哪怕是有几千上万人的小公会,能凑出十万、百万民兵,那也压根难以抵抗乌桓……

只能是送菜!

且不说人心各异,团结与否的问题……

也不说粮草供给,有没有哗营危险……

单说十万、百万人的指挥,那都是一件大难题!

还真以为人人韩信,多多益善?

辽东唯一能站出来的,或许也就是狼营的狼丶晚风了。

但沈续估计,他不敢站出来。

因为这次不仅仅只有乌桓,还有夫余,还有高句丽。

狼丶晚风想出头,就会三面受敌。

而如果他不出头,坚守城池,那损失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些许粮草罢了。

嫉胡如仇的公孙瓒,绝不能容忍乌桓肆虐汉土。

但他初任州牧,诸事未定,不能轻易离开幽西。

如此,遣使来请自己,定是为了那乌桓之事。

而沈续作为护乌桓校尉,也有义务去平定乌桓作乱之事。

虽然沈续也很想去干乌桓那丫的……

虽然晚一天,大汉的百姓就在水深火热里多待一天……

但沈续还是告之来使,明日应邀。

因为,今日,高颎等人要回来了。

对沈续来说,驱逐鞑虏很重要,但高颎也很重要。

胡虏,什么时候杀,都行。

但高颎初次领兵便失利,若不加以开导,恐怕会留有阴影。

如此看来,还是高颎更重要一些。

蓟城中,州衙改为了安北将军府,张居正率六部忙碌地处理着两郡政事。

因此,蓟城门口,沈续身边,只有两个文士在侧,任奉与赵福等一众跟班则随后。

“清英,你这后一句,到底是想写个什么?”

沈续指着城门口,那块“赞沈安北”的碑文,重提心中好奇。

清英,是崔颢的字。

站在沈续身边,蓄着山羊胡,一袭白衣者便是崔颢。

“我已想好,然主公此时威望尚不足以肩得此句,故而留白。”

崔颢一手掸着自己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一手抚摸着头上那两梁竖脊的进贤冠。

不时向远处翘首看来的女子们挑个眉……

骚包得很。

奈何,三人之中,崔颢的容貌实属中下。

与沈续左手边那眉若利剑,眸似朗星,面容严肃却冷酷俊美的大帅批相比,简直犹如云泥。

便是沈续站于其旁,也自觉难掩其光辉。

单看城门处那一群若非城卫拦着便敢直接冲上来的女玩家,便可知此人容貌的吸引力。

其相貌,在沈续的认知中,唯有摘下鬼面的高长恭能与之媲美了。

此人,便是那个以《题都城南庄》一诗而青史留名的崔护。

虽说是以“人面桃花”扬名,但历史上的崔护,政治能力也不差。

作为唐代德宗贞元年间的“进士及第”,崔护也有着俊逸的才情。

而且,贞元年间的进士及第,普遍水平很高。

有“中唐第一名相”的裴度。

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有“诗豪”刘禹锡。

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有“诗王”和“诗魔”之称的白居易